存储展望:平安工程能否助力中国IP存储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06-25 16:21: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目前国内最大的安防工程“平安工程”正在各省市如火如荼的展开,各地的公安和城管部门都在计划着如何在城市各个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以提高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的效率,以广州市为例,其目前就已规划建设4万个摄像头,总投资近4.8亿元,而未来在广州这一数字将会达到20万个摄像头。如此一来,“平安工程”成为了国内视频监控产品的最大买家。

借助着如此大的工程项目,所发展起来的却不仅仅有视频监控市场。

按照目前“平安工程”的规定,视频文件需要至少保存3个月,如果整个工程完成,那么全国3000万个摄像头所产生的视频文件,将达到数千个TB,并会因归档的需求而不断增加下去。如此大的数据量,无论是存储、归档还是管理和搜索,都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也因此带给存储厂商一个真真正正的大蛋糕,同时,因为“平安工程”属于各级政府立项,被分为许许多多的“小工程”,国内厂商也借助着本土优势希望分到一块蛋糕。

不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平安工程”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存储需求,显示出了什么样的存储特点。

IP视频监控成为主流

视频监控技术随着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模拟监控到数字监控再到网络监控的转变,相比数字视频监控而言,以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构建出更大规模、更复杂、更灵活、更具有扩展性的应用体系,其核心部分是一套具有广泛兼容型和高度集成性的智能视频监控管理软件,将监控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使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走向融合,从而实现真正的三网合一(数据、语音和视频图像)。

因此,目前包括平安工程在内的众多视频监控工程都已经在应用网络化监控,可以这样说,能够完成快速且经济的利用现有网络的网络监控,非IP视频监控莫属,对于IP视频监控受到青睐,H3C国内市场部副总裁王巍先生曾经表示,对于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来说,现在如果想查看任意一个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图像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利用IP视频监控,整个视频监控完全网络化,那么上面的不可能就成为可能了。

而另一方面,国外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也对此给予了有力支持,据iSuppli公司分析报告指出,随着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以及IP视频监控自身网络优势的影响,IP视频监控系统的市场将在2006到2010年间增长将近十倍。IP监控系统的各种设备的市场总额将在2010年达到71亿美元,远高于2006年的7.35亿美元。

我们之前说过,伴随着IP视频监控的发展,其后面所承载的视频监控文件的存储也开始受人关注,对于视频监控来说,视频希望能够存储的更清晰,更长久,同时,目前视频存储的另一个趋势就是集中管理,那么如何能够在拥有高容量高性能的同时完成集中管理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存储难题”。

IP SAN满足存储需求

目前的视频监控的数据基本上都是以摄像头->服务器->存储设备这样的流程进行存储,多台摄像头的数据传送给数据处理器服务器,进行编码处理,然后分别以数据流的形式存储到后端的存储设备上。

对于视频监控的数据来说,由于网络视频监控是基于网络的音视频流传输,在大量音视频流传输的情况下会对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器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数据越多,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器对I/O操作的调度和缓存的管理就变得越复杂,往往会出现多台摄像头对单台服务器,多台服务器对一台后端存储设备的情况,对存储设备的频繁访问以及多个摄像头多个服务器的存储需求,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影响了其处理能力。同时,视频监控的数据是一刻不停的流媒体,传输和存储期间不能够停顿,否则就会丢失视频信息,因此是不能够作为单个文件传输和存储的。

而从监控设备上来说,随着摄像头的增加,高清摄像头、多角度摄像技术的应用,以及越来越高的文件存储期限,存储设备是否能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满足需求存储的增长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视频监控的存储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高性能和高容量

2、能够以块进行存储

3、可靠性高

4、扩展性好

于是我们看到,SAN成为了大规模的网络视频监控存储的最佳伙伴。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