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应用,人们在实现人与人沟通之后,又开始寻求人与物的互联沟通方式,所以移动支付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热切关注。近日有消息称,依托于手机的公交IC卡,有望在北京近期上市。届时,拿手机在公交上刷卡缴费将不再是梦想。但细想起来,移动手机支付上市商用还面临信用、终端等诸多现实问题。由此,也不禁让我们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未来充满担忧。
信用问题
近日有消息称,依托于手机的公交IC卡,有望在北京近期上市。届时,公交手机支付将成为北京移动支付的新靓点。
同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有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完成交易的独特优势。但是其能否实现成功商用还面临诸多问题。首要问题就是支付信用问题。
目前,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展“手机钱包”试商用活动,但是在试用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习惯了拿现金交易的用户,在手机接到付款确认短信时,往往心里就在犹豫,该消息是否是真实信息?手机操作是否有误?现在短信诈骗、不健康信息的出现都在困扰着手机用户。随着用户手机账号在互联网出现的同时,其私人信息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公开的平台。这些都造成了人们对手机移动支付的不信任。尤其是出现巨额支付的时候,很多用户还是会选择去银行办理。就好像前段时间出现的炒股手机,虽然其增加了很多炒股功能,但大多数用户仍只是拿手机查询股市行情,而真正进行手机上网交易的却寥寥无几。
“从许多方面来看,中国的支付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Financial Insights亚太区副总监Douglas A.Jaffe说,“尽管这会引发一些问题,但是中国拥有机会去接受新技术并且可以避免那些在更为成熟的市场中存在的旧平台转移的问题。主要的薄弱环节在于信用方面。”
终端问题
NFC技术的确能带给我们出行很多方便,但新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带来很多附加条件。其中,终端的更新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要完成手机移动支付,首先就是要实现NFC在手机上的内置。目前,我们看到的主要NFC手机大多采用附加芯片的方式,将NFC芯片附加在手机后盖上,这无疑增加了手机制造成本,更不用提手机操作系统的更新和测试,以及手机存储芯片的更新。相对普通的公交乘客,是预交20元成本费买个公交卡划算,还是更换一个新款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划算,恐怕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目前,还有一种说法是将NFC和SIM卡整合在一起实现。且不论如何将SIM卡实现射频收发功能,单就成本而言,显然是比一张低成本的IC公交卡要昂贵得多。
同时还要考虑的是,不单手机用户要更换移动终端,更多的投入还是在公交等基础设施上。全面实现手机支付公交费用,无疑公交车上就需要安装相应的射频刷卡设备。而且由于要实现逐渐过渡,就需要公交刷卡设备既能接受普通公交IC卡的刷卡业务,也能接受手机刷卡业务。同时,以前的刷卡设备上市不过两年,再进行新一轮的更换,势必会带来巨大的设备浪费。基于以上分析,面对一个并不能确定可以大批商用的市场,政府能否采取行动来推动其发展,恐怕也还是未知数。
所以,在诸多条件下,手机实现公交刷卡,还是有待商讨。新兴技术固然能开拓新的市场,但市场能否赢利,估计最终话语权还是掌握在用户手中。
市场培育还要等多久?
NFC手机并不是新鲜事物,手机代替公交卡实现刷卡付费也并不是新出现的业务。
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零售、公交等行业共同推出的非接触现场支付服务“手机钱包”业务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行试商用。当“手机钱包”用户将植入无接触芯片的手机在特殊的阅读器前晃动时,就可将支付数据、票据或者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移动运营商或者金融机构。其除了支持便捷的支付功能外,还具有防伪应用等功能。
在2006年,厦门市有关方面也已经对NFC手机进行了商用试验,参加方包括诺基亚、中国移动厦门公司、易通卡公司和飞利浦公司,而这也是我国首个NFC手机支付的商用试验。
虽然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已经在试商用,但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手机都不支持NFC。现有的NFC手机,几乎都是将NFC芯片放置在手机后盖上,而不是集成在SIM卡上。这就意味着,用户如果要使用NFC手机支付方式,就必须更换手机。
对用户来说,肯定是希望把NFC芯片集成于SIM卡中,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购机成本。然而在运营商看来,发行SIM卡肯定会比出售定制的NFC手机会聚拢更多的用户,对产业链的控制力也更强。
制造商希望加快手机更新周期,运营商呼唤找到杀手级业务的出现,但最终的业务选择权还是在用户手里。谁能抓住消费者需求,为用户切身利益着想,谁才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新兴市场的霸主。市场呼吁发展,但更需要理性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