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维修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手机更新换代的加速,由手机维修所引发的投诉问题也正呈逐年上升的 趋势 ,许多消费者对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维修费哭笑不得。有关专家建议,规范手机维修市场已刻不容缓。
令人头疼的维修市场
张先生的索爱W300C手机,才用了3个月便出现了问题,拿去一检测,服务员称手机人为进水了,处理一下主板需要140元,而张先生在旁边看了一眼,实际上就是烘干。等烘干完了,该服务员又说里面有植物油,还要收费。这更让张先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目前有像张先生这样经历的 消费 者不在少数,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手机投诉量从2004年的70147件增加到111543件,增幅达到59%,手机投诉率连续3年居所有产品之首,其中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对 手机 售后服务不满意。赛迪顾问独家发布的《2007中国手机售后服务产业蓝皮书》显示,2007年手机服务满意率仅为38.89%。
另外,“以旧换新”已成消费者在维修手机时反映最多的情况之一,手机越修越差几乎已成普遍现象。记者了解到,手机三包规定:手机维修是有时间限制的,因生产者和维修者的原因而造成维修时间超过60天的,销售者应 免费 为消费者更换同类型手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规定中没有指出更换的同类型手机是否必须是全新的,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得到的待用手机其实是被人使用过的二手机,或者是改装过的新机。再加上规定中没有明确事后维修点是否要归还消费者的手机,在大多数消费者不再要求交换回原手机的情况下,维修点事实上已完成了手机“以旧换新”的过程。
业内人士称,利用三包规定的漏洞和消费者一般不会注意自己手机送修时状态的疏忽,维修点这种做法其实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软暴力”,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在法规未健全前,消费者还只能通过自己的仔细发现问题,并通过媒体和相关部门给销售、维修点以压力来维权。
“潜规则”后的巨大利润
记者在公主坟、西直门、东直门等地采访后发现,现在维修市场非常混乱,各品牌在维修方面没有 统一 价格,包括配件价格、维修费用,都是维修店自己定。也就是说,有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产品出现同一问题,不同的维修点会报出不同的价格。
记者 也试着拿一款价格曾卖上万元的某国际品牌的手机去维修店修理,换一个液晶排线,价格真是五花八门,在东单某维修店要1380元,在西直门某维修店要1780元,在东直门某维修店要1050元。在东直门的某维修店里,记者看到前来修理手机的消费者持有手机的价格大多高于3000元,而每次维修费用至少是300元以上。该修理部的维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手机维修的利润已大不如前,以前哪怕拆一下机器就会收费300元以上。
而中复电讯白颐路店的维修人员向记者透露,配件进价当然都是固定的,但是维修者再出售给顾客时抬高几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只要不是太离谱,相信顾客也不会怀疑,毕竟顾客也不知道商家的进价是多少。还有的明明可以修理的零件,就非跟顾客说得更换,这样就又赚了一笔。据悉,一家普通的小维修店在生意好的时候每月可有近万元的利润。
当然手机维修 市场 的价格居高不下,厂商也应承担很大的责任。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介绍,手机厂家常自定“潜规则”,阻碍销售商和消费者退换货,手机“三包”明确规定,消费者购买的手机符合退换条件时,应由销售商负责免费更换,或者按原购货票据价格一次退清货款。但多家手机销售商反映,在为消费者退换手机后,联系厂家进行调换时,必须附有厂家授权售后服务部出具的检测报告,否则厂家不给调换,这种情况在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中尤为突出。
维修市场呼唤明码标价
手机维修市场滥竽充数、维修收费漫天要价、维修人员参差不齐……不仅侵害了手机用户的利益,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手机产业的 健康 发展。如何对此进行规范和变革,已是刻不容缓。
当前,据记者了解,部分手机经销商、维修商利用消费者缺乏对“三包”规定的了解,模糊概念,故意不填或少填维修记录,逃避责任。尤其在手机出现故障时,判定是人为损害还是性能故障,因缺乏公正的鉴定机构,常常出现用户和厂商之间的异议和推诿。
据了解,目前,国家对于手机维修收费还没有设定专业标准,只是参考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即 家电维修 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据经营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定价。
专家建议,用户每次维修应该保留维修单据,在提机前最好复印留底或者要求对方填写保修卡,对于更换主板或更换码片等涉及IMEI码改变的,还应该要求经营者或维修方在购机单据或者保修卡上注明改变后的IMEI码。另外,手机维修要做到明码标价,更要明码实价。加强行业自律,强化部门监管,鼓励消费者监督、举报,对违规从业者实行禁入、吊销资格证书等处罚,真正做到明码实价,维护消费者权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