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磨一剑 虽破锋亦存 全美达历史回顾

互联网 | 编辑: 2005-06-17 00:00:00 一键看全文

全美达历史回顾(2)

一,英雄诞生

    当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性产品在新世纪得到更广泛应用的时候,人们对机器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处理器主频的不断增大,功耗也随之增大,这样使得机器使用时间大大缩短,而没有足够长的续航时间,便携性也根本无法保证,因此当时非常需要处理器的改进。

    而当时有两种设计CPU的方法,一个是将CPU的运算指令细分成多个小指令的方法,另外一个则是将运算命令的单位扩大的方法。前者的代表产品为苹果电脑公司的Macintosh所采用的PowerPC以及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SPARC。而后者的代表产品则为配备到Windows电脑中的Intel以及AMD的CPU。

    但是随着CPU运算速度的日益高速化,两者之间的技术差别越来越小。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必须要变更电路结构。但是当大面积改变电路后,有可能出现用户不能利用过去的软件资源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制造商在改变电路结构的同时,在芯片上面还保留了旧的电路结构。其结果,芯片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耗电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Crusoe则采用了专用软件方法处理过去依靠硬件处理的针对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进行的代码转换处理。该专用软件便是“Code Morphing”。其结果,Crusoe成功地简化了电路的结构。由于电路结构的简化,芯片本身的体积不仅减小,还减少了芯片的耗电量。使Crusoe的耗电量降低的因素并不仅仅是CPU结构。在被称为“LongRun”的耗电量调整功能中,Crusoe根据所使用的应用软件负荷将CPU的工作频率划分为很多档次并且在不同档次的工作频率之间进行切换。比如当播放DVD以及播放MP3等CPU负荷较重的处理时,工作频率就被切换到最高档次,而在待机状态下则无限接近于零。

    之所以全美达在00年会受到IT界如此关注和受到各大笔记本厂商支持的原因便出于其全新设计理念解决了当时困扰业界的一大问题。2000年1月份,在经过了近5年的努力,花费了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Transmeta终于揭开了Crusoe的神秘面纱。他们在美国加州的VillaMontalvo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6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PC EXPO上,首次展示了配备Crusoe的网络终端、笔记本电脑以及PC主板,9月份,Crusoe批量上市,9月底,美国CyberPixie公司推出一款配置了Crusoe微处理器芯片的笔记本电脑大小的便携式互联网终端,在10月举行的日本WPCEXPO展览会上,索尼、NEC以及富士通展示的Crusoe的笔记本电脑引起了观众广泛关注,11月,在Comdex/Fall 2000展览会上,更多配置Crusoe的设备亮相。而此时已经批量上市的Crusoe产品系列共有3种,即面向个人电脑的TM5400、TM5600(TM5000系列)和被称为InternetApllience的网络终端TM3200(TM3000系列)。

    第一批采用Crusoe的笔记本有富士通的FMV-BIBLO LOOX、NEC的LaVie MX、SONY的VAIO C1和卡西欧的CASSIOPEIAFIVA等。而SONY的VAIOC1也是随着全美达的脚步发布了4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SONY的第一款采用Transmeta Crusoe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PCG-C1VJ。

    VAIO PCG-C1VJ配备了Transmeta Crusoe TM5600处理器,速度为600MHz。Crusoe TM5600处理器采用.18微米制程,512KBLevel2高速缓存,并且支援code-morphing技术,拥有128MBSDRAM内存(最大可扩展到192MB),硬盘驱动器容量为12GB,外置有3.5"1.44MB /16XCDROM(需要用户自己购买),采用8.9" TFT液晶显示屏,显示卡采用的是ATI RAGE MOBILITY,带有8.0 MB SDRAM显存,以及独立的ATI RageMobility-M1显示芯片,看到以上配值很多朋友肯定会笑,但是在当时这款机子可是体现高贵的象征。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