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换客掀起技能交换热网友互当老师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8-19 09:37: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

用娴熟的游泳技术交换精湛的拉丁舞技巧,用国画入门知识交换太极拳基础招式,用纯正的美国口语训练交换粤语、上海话等方言培训……这不是培训班的广告,而是号称“换客”的网友在各大网站上发出的“技能交换”邀请。近日,一项名为“技能交换”的活动在网上流行开来,网友互相当老师,向对方传授自己的特长,同时学习对方擅长的本领。由于节省了大笔培训费用,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同时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技能交换”受到了不少年轻人,尤其是白领一族的欢迎。

新鲜

网上“技能交换”

“换客”互相是老师

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齐哲就是一名典型的“换客”。27岁的他,从高中开始就希望学习吉他弹奏,然而由于其他原因,这个心愿一直没实现。一个月前,齐哲在上网时,偶然发现某网站新推出的“技能交换”专区,专区里有几百条要求交换技能的帖子,其中有的网友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希望能用法律知识交换网页制作技术;有的网友练习了多年舞蹈,擅长拉盯伦巴、牛仔舞,希望能交换学习摄影技术;甚至还有网友想学习太极拳,提出用游泳技术进行交换……“刚看到‘技能交换’这个词的时候,我感觉很有趣,大家互相当老师,同时又给对方当学生,这样的方式很轻松,而且又不用花费大笔培训费。”

当时,齐哲在网上发出了一份征集吉他培训的帖子,作为回报,英语水平达到专业八级的他,将免费为对方进行英语辅导。很快,齐哲就收到了几封回帖。经过比较,齐哲选择了一位姓姚的大三男生作为交换学习的伙伴,“我们先通过电话进行了联系,小姚吉他弹得很好,经常在学校表演,完全可以当我的老师。但他的英语不太好,四级一直考不过,我们正好各取所需。”齐哲和小姚将上课地点定在了小姚所在的大学。就这样,只要有时间,两人就凑在一起互相上课。

第二页

和齐哲一样,热衷当“换客”的年轻人数量不少。记者发现一家专门进行技能交换的网站,开通不到两个月,就已经收集了近3000条帖子。通过帖子上留下的电话,记者联系到了一位网名为“棉花田”的网友,她表示,自己想找一位英语口语很好的网友,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现在竞争很激烈,不充电就要落后,我想在英语方面充充电,但是外面的培训班太贵了,十来天学费就好几百,如果用技能交换的方式既可以完成充电,又能省钱省时间,对像我这样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方便又实惠。”

观点

应对社会激烈竞争

拓展了社交圈

针对这种新生的利用网络实现自我充电的方式,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省社科院专家胡光伟,他表示,通过互联网进行“技能交换”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活动。他说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竞争者需要具备的技能越来越全面,年轻人必须及时地进行自我充电,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网上技能交换无疑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充电方式。此外,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圈子相对狭窄封闭,通过技能交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拓展各自的社交圈,结交更多朋友。

然而,胡光伟也提醒热衷于技能交换的网友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当技能交换从网络走入现实生活时,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年轻人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充电、交友的同时,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某网站技能交换版的版主刘先生也提醒网友:“在见面之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核实对方的身份,并了解对方的技能水平如何,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而进行技能交换的地点,应该尽量选在公共场所,不要安排在某一方家中,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

记者 吴丹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