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全国一半高中都在新课改

互联网 | 编辑: uker编辑2 2007-08-28 00:30:00转载

今年秋季新学期,全国又有北京、陕西、湖南、黑龙江、吉林等5个省市高一新生进入新课程实验,至此,全国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新课程实验省份,约占全国高中总量的50%。
 
 
 
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海南、广东、山东、宁夏为首批实验区。2005年,江苏成为实验区。2006年,实验范围扩大到福建、辽宁、浙江、安徽、天津五省市,初步形成了东部沿海省市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的格局。

  从浙江高中新课改一年来的实施情况看,学生们的教材变了,成绩以学分计算,跨班选课,同时推行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定等多项影响今后高考的评价改革。

  以下是关于我省高中新课改的一些关键词搜索。

  ●新教材:

  从线型结构转向模块分割

  2006年9月,浙江正式启动高中新课改实验,这一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领到了有别于往年的新课本。新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从原来的线型结构转变为现在的模块分割,突出了“易、简、正、新”的教学内容,课程总体分了语言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7个学习领域,并新增了艺术、综合实践、通用技术三门课程。

  比如物理学科,以前是以第一册、第二册来编排,每册都有先后顺序,不能随意整合。但现在的新课本名称是《物理⑴》、《物理⑵》,它们分属不同的知识模块,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组合。

  《地理》课本里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时,就让学生来解答现实中的问题:假如你在当地要购买一套商品房,你对于光照的条件有怎样的要求?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果要在市区建筑两幢住宅楼,楼高设为H,楼的走向如何布局较为合理?这样的知识讲解,学生能在学习中激发更大的主动性。

  课本虽是全省统一的,但是在全部12门学科里,涉及的出版社多达8家。

  ●学分制:

  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

  浙江实施高中新课改一年来,最明显的变化是将大学的学分制引入高中教育阶段,并且规定高中三年里,学生至少要参加10个工作日的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相关意见,浙江高中新课程有别于原来教学模式,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144个学分才可毕业,文科3年最高可修到160个学分,理科最高可达到162个学分。

  高中课程的学分制分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两部分。除了高考必须的课程作为必修课外,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自由选择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思想政治课中就引入了“经济学常识”、“生活中法律常识”等;“重大改革回眸”等专题成了历史课的选修课;地理课则包括有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课程;体育课还可以选择球类、体操类、新兴运动等内容。

  此外,新课程把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内容列入必修环节,规定学生每学年还必须抽出一周时间做社会实践,高中3年中还不能少于10个工作日参加社区服务。

  实行新课程后,考试方式也将有所改变,不光是笔试,还要采用论文、调研报告、作品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
如果想了解更多英国留学申请 签证 学校排名 留学论坛 等相关信息以及详细资讯,欢迎点击中英网http://www.uker.net/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