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白领福建茶乡执教倡导“非教育”

互联网 | 编辑: 浦凌凤 2007-09-03 00:30:00转载-投稿

随着“多背 一公斤 ”等方式的公益旅行日渐流行,越来越多的白领尝试在旅游消闲的同时,进行公益支教。日前上海有一群白领来到福建茶乡安溪,在位于 XX 的 XX 小学进行执教。跟以往很多支教不一样,他们在“一日执教”中改变了传统捐助方式,不再是单向地进行知识灌输,他们 在向孩子们提供文具等硬件资助的同时,通过新颖的支教活动,启发 孩子们建立与自身生活环境相关的生存方式,也让孩子们拥有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次活动由茶饮料企业三得利和福建政府、希望办共同主办 , 据介绍, 白领们执教的小学位于龙涓乡灶坪村,在安溪县西南边陲, 由于溪流山涧纵横交错,道路崎岖,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往返困难,而孩子们的家多数离学校 5 公里 以上,较远的有 10 多公里,为了住宿问题,学校只能采取合并班级,开设 9 个班级,腾出一间教室作为男生宿舍。尽管如此,学生宿舍还是显得很拥挤( 120 个寄宿生, 6 间宿舍,总住宿面积 150 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 1.25 平方米 )由于学校现有资源制约,尚有 60 多个学生无法实现“寄宿梦”。

为了帮助孩子们重建校舍,实现他们的“寄宿梦”, 今年六月初,三得利就与东方网联合发起了“暂停网游五分钟”的网络公益活动,网上捐助开通第一天就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网站点击量突破了 10 万人次。之后的两个多月间,众多的网友、驴友通过投茶币的方式给网上的虚拟小学添砖加瓦,而目前参与执教的这群白领也都是通过网络报名参与此次支教活动的。据福建希望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后在他们支教的这所小学旧校舍上将翻盖起新的校舍,在执教的当日进行了新校舍的奠基仪式,建设新校舍的全部资金全都来源于网友通过在网上投递茶币筹得的基金,新建校舍后的希望小学的名字也由网友们来命名。三得利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今年是企业在中国的十周年,通过网络公益的模式,不但让企业能回馈社会,更让每个普通市民都有了参与慈善奉献爱心的机会。

而对于参与执教的白领来说,通过网络慈善和公益旅行的方式,他们更希望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互助精神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Shirly 曾非常向往支教,但是直到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的留言,她才发现原来的想法还是单向和简单的,所以她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对于一个立志要改变农村面貌的学生,难道要求他以后对着牛说英语吗? Shirly 说,其实对于农村里的孩子来说,他们缺的是独立思考,“所以,学生告诉我学习是为了去打工时,我就让他们用讲述的方式计划他们梦想的整个工厂。”

Fred 则结合当地茶园种植的特点,结合自己经济管理的专业背景讲起了怎么从茶叶种植到茶叶在城市销售的这样一种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他还和孩子们一起设想了属于自己的未来茶园。“参加过一些支教活动,可每当我沉静下来时就会思考,我们给支教当地带来了些什么?我们的力量真的有想象的那样强大?我们带去的理念和想法就一定是先进的有效的吗?”在他看来,支教也是需要满足最基本的供需关系的,也要从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此,长期关注公益活动的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丁霞萍 教授评论说,一个和谐互助的社会不但需要富人的慷慨解囊,更需要的是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尤其是培养年轻人的公益责任感。与以往大张旗鼓举办出征仪式、组织校园大型募捐活动并带着定能让支教当地发生变化的心态出发不同,现今都市白领的助学支教正趋于向注重有效性的方向转型。本身不再将助学支教定义为新知识、新理念的输出,或者仅凭着一腔热情希望一下子就能改变当地的现实情况。对于这群城市里的支教者来说,他们发现自己能够做到的其实很有限,并首先将自身定位为学习者,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地采取一些可行的教学措施,这种“非教育”方式的支教,其实是在这个大众慈善时代,我们所需要倡导的。对于支教者来 说,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孩子填塞知识,而是唤醒他们来自灵魂和内在的某些能力,最终成为有独立精神的、会思考、能实践的自由人。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