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互联网 | 编辑: 2005-06-30 00:00:00转载 返回原文

碛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经历过繁华与衰落的古老城镇。对于碛口的传奇闻名已久,今日终于有时间前往去探究它的历史。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1]

碛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经历过繁华与衰落的古老城镇。对于碛口的传奇闻名已久,今日终于有时间前往去探究它的历史。从北京出发,一直是一路坦途,经太原到达汾阳下高速后(595km),上307国道,由于正在修建高速,道路非常颠簸,一直到吕梁后,路面才逐渐变好。沿307国道行驶到山西和陕西交界处(136km),在军渡大桥边有一人字形路口右转就驶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土路,沿黄河逆流而上。走在黄土地上,满目黄沙,在深沟大壑里,寸草不生,只有在黄土高坡上零星的散落着一些窑洞。

就在你对眼前的荒凉和颠簸的道路感到有些疲劳时,忽然间,在转过一道山角后,看见了俯临黄河的地标性建筑--黑龙庙,接着就出现了一座满是青砖瓦房的大村落,那就是碛口(33km)。

碛口镇在山西省西部的临县,临县在吕梁山区。这是一个让人悲凉愁苦的地方,目力所及之处尽是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土地龟裂,寸草不生,人们都是住在随坡凿出的窑洞里,他们的农牧耕作,都是依靠天上降雨,连饮用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怎么就会出现一座曾经闻名遐迩的商贸重镇呢。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2]

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碛口的繁华。使他成为沟通大西北与中原,华北,华中地区的水旱转运码头。碛口依卧虎山而建,右边是波涛滚滚,气势磅礴奔腾而来的黄河,左边是出自吕梁山支脉的湫水,湫水在碛口镇南面被秃鹫山阻挡,转向西北注入了黄河,碛口镇就在这两条河相会的口子上。

湫水发源于兴县,由北而南贯穿了临县全境,它全长只有122公里,源头的海拔1800米,入河处海拔只有657米,如此大的落差使湫水变为一股急流,它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砾石在黄土高坡上冲击奔腾着。

但一进入黄河,流速骤然下降,在入口下游黄河东岸堆积成一个长近一千米的砾石滩,当地人叫它“大同碛”,碛口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大同碛把原来400米宽的黄河骤然挤压成只有80米左右的河道,水急浪大,水底乱石林立,成为黄河壶口碛外的第二大险滩。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3]

重载的货船根本无法通过,皮筏子又经受不了风浪的摔打。这样就迫使上游的货船在此停泊卸货。而大同碛提高了上游的水位,加宽了河道,降低了水的流速,这样碛口就成了一个天然的港口。无法前行的上游货船停在港口卸下货物,把口外的物资改用牲口走旱路转运到华北中原各地,同时又把中原的货品运至西北,碛口镇水旱转运码头就由此而产生了。

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曾经有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是货物旱运至太原的起点站。繁华时期,每年从内蒙古河套地区出发来碛口的船只就有四千多艘,港口里每天都停泊着近百艘船只,搬运货物的苦力们在码头上穿梭忙碌着,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把一箱箱的货物搬到街里的货栈中去。货栈都很大,都是顺着山势建在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层层叠叠的,有的竟有五层高。院子也很宽阔,足有几百米。在一个个窑洞里装满了从河套地区运来的货物。在街里,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粮油货栈,骆驼店,还有几百家经营各种物品的商店应有尽有,甚至连中央银行,山西省银行和天津的银行也在碛口开了分行。

定货的,批货的,讨帐的,迎客的,送客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还有驮着货物的骡子和骆驼在人群中穿梭。各家小吃点烹制食品的香气在街头巷尾飘散。到了晚上,各家商铺里就会传出帐房先生“噼里啪啦”拨打算盘结算的声音。这曾经是怎样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地方。但是从1907年开始修建铁路,30年代开始通车后,河套上游的物资都改为了铁路运输,黄河也渐渐失去了航行能力,碛口也随之衰落萧条了,人力物力也开始向外流失,留下的只有古老的商业街和一座座深宅大院在述说着曾有的辉煌。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4]

走在曾是碛口最繁华的东市街上,石板铺就的街道两侧大部分的商铺都关着门,只有几家杂货店和一家烧饼店在营业。

自制的铁炉烤制出金黄黄的烧饼,再印上红红的喜字,热腾腾,香喷喷,给这条冷清的街道添上了一抹喜悦。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5]

登上卧虎山黑龙庙,可能因为今天是一个平常的日子,香客很少,庙里很安静,主殿供奉着龙王爷,供案的香炉里有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碛口供奉龙王爷,并把黑龙庙建在俯临黄河和湫水的卧虎山上,是因为碛口因这两条河的航运而繁华,也因它们而灾难不断,所以建庙祈求平安少灾。

主殿的两侧还供奉着财神和华佗,值得一提的是华佗的供案上摆放着四个签筒,竟然还分成男科,妇科,眼科和儿科,求医问药的人根据病情摇出竹签,然后拿着签去旁边的厢房,厢房的桌子上摆有签书,签书上写有药名和剂量,病人就根据签上所诉病情对照签书取药治病。

走出黑龙庙,站在卧虎山上,看着太阳开始西沉,黄河渐渐染上了颜色,大同碛在夕阳下闪着银光,隐隐约约能听见河水拍打石滩的哗哗声。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6]

不觉天色已晚,于是踏着夜色,沿着石板路返回黄河宾馆。走到门口,温暖的灯光和喧闹的人声倾泄而出,在场院里摆满了桌椅,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大都聚在这里喝茶聊天,热闹的程度称得上人生鼎沸。我们也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品尝着农家菜和老板刘振锦聊天,得知这座院落原来是碛口规模较大的粱油货栈,解放后归属碛口镇供销社使用,1998年碛口开发扶贫旅游叫荣光店改成旅馆,刘振锦以八万五千元购买,这些年装修改造,陆陆续续投入了70万元,才有了今日的摸样。

听他聊着碛口的传奇,不知不觉中周围安静下来,一口口窑洞里透出柔和的灯光,我也有了浓浓的睡意。

清晨我们驱车出碛口往南过湫水前往李家山(3km)。过了湫水河道路变得很窄,黄土路陡峭而崎岖,沿黄土高坡蜿蜒而上。登上山顶就到了李家山村。李家山原叫“陈家湾”。明清时期李氏家族迁入并修建而繁荣,就改名李家山。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7]

当年这里的人主要是跑运输的,整个村落的建筑特色是用来居住和饲养骆驼的。李家山的地形象一条凤凰。房屋都建在凤身和右翼上,以窑洞为主,层层叠叠,错落有序。窑洞多为四合院,水磨青砖对缝砌筑,布局合理,做工考究,雕刻精美,保存的也很完整。

我们将车停在山顶,顺着窑院间的坡道,一路边走边看,窑院门口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叼着烟袋聊天。

走到东财主院,看到东财主院建有两层窑院,位于村东侧的山坡上,是”东财主“李登祥建造。院落坐东朝西,大门朝南开,上有匾额写有”堂构增辉”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8]

这是李家山保存最完好的两座院落之一。它大门边的雕饰尤其精美。

参观后,我们下到沟底,又沿东侧的窑洞的建筑群逐级而上。爬到最高处,就来到了西财主院,现在的主人李泉生热情的留我们吃饭。不久端上来当地的风味“好面旗旗”。吃着风味独特的饭菜和李泉生聊着天,他现在主要以种枣树为生,以前偶尔在寒暑假会有来此画画写生的学生住在他家,现在,随着游客的增多,他专门腾出两口窑供我们这样的游客食宿,增加了不少收入。

告别了李泉生和李家山,我们来到了位于碛口东北两公里湫水河西岸的西湾村。西湾民居村也是明清古建筑群,是在碛口的晋商居住的地方,也具备仓储的功能,所以民居的建筑非常讲究。它依山傍水,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9]

村里建有两条横街,五条竖巷,把村落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与远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它的民居建筑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有着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

离开碛口,我们沿黄河北上,路途极为难行,偶尔能看到河中有一两条渡船。

由于现在都改为机动船,那千百年来黄河边的纤夫和那悠远的号子早已寻不见踪影。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10]

在深沟险壑里行驶20公里后,就看见黄河的另一处奇特景观-天然石壁浮雕,黄河东岸石壁陡立,壁上有黄河水千百年来冲刷、风浊形成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天然画卷。

这些天然石雕,鬼斧神工,人物山水、飞鸟走兽,更是有一处崖壁上竟被冲刷出两座佛像,惟妙惟肖,令人叫绝。

探究闻名已久的古镇碛口:繁华后的衰落与寂寥 [11]

驶离了黄河岸边,穿行在吕梁山脉,短短两天的行程,专做搬运工的西山上村,在黄河边上做船工的索达干村,还有距碛口四十公里烧制瓷器的招贤村,还未来得及去探询,它们都跟随着碛口经历了繁荣和衰败,也都留下了历史的遗迹供后人去追寻。

今年,以碛口为中心的黄河文化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愿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这孕育在华夏母亲河边的古镇,毕竟这种原生态的民居建筑正在我们身边逐渐消逝。

友情提示:

行车:北京-264-石家庄-213-太原-118-汾阳(高速)-136-军渡大桥(307国道)-33-碛口(乡道土路)-3-李家山(上山马道)-2-西湾(乡道柏油)-22-黄河雕塑画廊(沿河公路修路)-6-丛罗峪镇(修路)-66-吕梁(县道)-78-汾阳(307国道)-595-北京(高速)

住宿:碛口住宿较为方便,均为中低档旅舍,没有豪华宾馆。

黄河宾馆:位于碛口西市尽头,规模最大,具有地方特色。有土炕和普通床位,人工取暖,公共卫生间,卫生一般

价格:15元/床。电话:0358—4466008。

古镇宾馆;位于碛口东市,土炕,人工取暖,露天厕所,5元/人。

长兴店:位于碛口中市,有普通房间和中档土炕房间,锅炉水暖,

价格:30元/人。电话:0358—4466092。

李家山和西湾均可宿于村民家中。

李家山李建兴家;可宿5人,食宿10元/人,联系电话:0358—4451322找李建兴。

李银兰家:食宿10元/人,联系电话:0358—4451308找李银兰。

饮食:面食,土豆擦擦,好面旗旗,红糖火烧。需自带饮用水。

加油:碛口有加油站。

特别提示:气候干燥,灰尘大,注意保护摄像器材。

本文来自:蜂鸟网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