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提供便利 首都机场打造科技奥运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09-14 10:52: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智能安检系统、交通捷运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航班信息系统、无线网络覆盖、远程值机支持……2008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之一的"科技奥运",在新开辟的首都空中大门——国际机场T3航站楼体现得淋漓尽致。

距29届奥运会还有331天的9月12日,在北京奥委会宣传部门的安排下,本报记者踏进了这个新落成的奥运国宾通道,目睹了应用于这扇空中大门的信息化、数字化的高科技。

1600块航班显示屏随处可查航班信息

走进新落成的T3航站楼,给人耳目一新的是随处可见的航班显示屏,据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工程技术人员介绍:3号航站楼的显示屏共有1600多块,是1号、2号航站楼总和的两倍还多。信息全面、准确,一般是6屏联显,在中转区域最多可达10屏联显。

目前,一二号航站楼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往往通过话筒、小黑板等发布餐饮和天气信息。在新航站楼,旅客不仅查找航班信息十分方便,还能在机场指定的显示屏上,查看航空公司自行发布的、航班延误的餐食安排等方面的临时消息。而且,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不管是来自哪个国家的旅客,都可以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字介绍的飞机到达和起飞情况。

运动员可直接在奥运村、下榻酒店领取登机牌

据悉,3号航站楼信息系统总投资11亿元,规模为2号航站楼的3至4倍,其先进性和稳定性均领先于行业水平,展现在眼前的不仅是一座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航站楼,而且更是高度信息化的航空建筑。

在宽敞明亮的换票大厅,记者通过陪同参观的机场工程师了解到:高度的信息化,使3号航站楼形成了"枢纽机场功能"。它的离港系统不仅支持航空公司搭建个性化离港前端,更能通过机场提供的平台实现后台信息互联,值机人员在为旅客办理值机手续时,可方便获得旅客所到目的地作为经停站的中转航班信息,给旅客提供前瞻性的服务。不需要托运行李中转旅客,可以在登机口"换票",不用出入隔离区,不用重新安检便能直接登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高度的信息化,更为机场工作人员上门提供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条件。在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和官员可以在奥运村、下榻酒店办理值机手续,直接领取登机牌。

2500个监控点 确保旅客安全

抬头仰望,电子眼可谓星罗棋布。为了保障航站楼运行安全和旅客人身安全,3号航站楼设置了"无死角"的严密电视监控网络,监控摄像头遍布3号航站楼的各个角落。而在旅客密集之处等重点区域监控力度更大,其监控点达2500多个,相当于1号、2号航站楼总和的5倍,而且全部是智能化运行。这套在世界上处于技术领先水平的电视监控系统,无疑给旅客的安全从硬件上增加了一层"保险"。

未完,请翻页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