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资费套餐不如根治不合理收费项目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9-14 14:48:00转载

据信息产业部透露,自6月份起,各省市共有超过4万个夸大优惠、资费不透明的电信资费套餐得到清理,套餐数量下降超过80%。据悉,这些被清理的资费套餐包括未明示最低消费金额的“神州行畅听卡”、存在网内外差别定价的“神州行大众卡”、“如意通”等。

3个月居然清理了4万个电信资费套餐,而这还只占套餐数量的80%。消费者如果没有精算师的水准,怎能从茫茫数万个套餐中选择出一款最实惠的计费方式呢?难怪有人惊叹,所谓套餐就是要把你套进人家的餐盘。

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电信资费总体水平比2005年下降了11.5%,2005年电信业务平均资费水平比2001年下降45%,连年的高位降幅却并未使电信业逃脱“骂圈”,这些忽悠消费者没商量的套餐自然功不可没。鉴于一些貌似优惠但实际上存在着资费陷阱、欺诈的套餐严重伤害了消费者感情,信息产业部发起的这次清理套餐行动,普遍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但笔者依然很担心,今天清理了4万个,明天会不会又诞生4万个?更关键的是,套餐数量少了,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能得到实惠。

说到底,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明明白白地消费,更需要的是公平合理地消费。关于电信资费不合理收费之种类繁多,网上流行着一个著名的“移动公司老总上厕所”的段子,可谓刻画得入木三分:上厕所“进去5毛,出来3毛”,此为“双向收费”;“你的排泄量占用了我们的下水道宽带”,须付“月租费”;“没有说不要选择放音乐,所以每次收费6毛钱;蹲了十五分零一秒,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计费”……这个段子中的厕所收费项目有多么荒诞,某些电信资费项目就有多么荒诞。按照所谓“国际惯例”的标准,其中很多都有不合理收费的嫌疑,都亟待有关部门去清理。

事实上,电信资费套餐之所以如此繁多,很多都是由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作为“优惠条件”排列组合起来的。换言之,其中很多“优惠条件”本身就是零成本的,却可以用来“套”消费者在其他项目上更多的消费,各种各样套餐的种类繁多当然也就毫不奇怪了。如果取消这些不合理收费项目,套餐数量自然而然会减少许多,也不至于清理后又快速反弹。一言以蔽之,清理电信资费套餐充其量只是治标,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才是治本。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