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儒家文化的山水载体

互联网 | 编辑: 2007-10-08 14: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1

西湖是抢救濒临湮没的文化 --雷峰塔地宫

从三评“西湖十景”谈西湖人文价值

  杭州市政府推出的“三评西湖十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报网络版组织的“锦绣钱塘杯新西湖十景摄影大赛”也受到了众多摄友的响应。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西湖,日前我们特邀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会长、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先生在浙江图书馆文澜厅作了一次主题讲座——“从三评西湖十景谈西湖的人文价值”。陈文锦先生以他对西湖的热爱和熟知,讲述了“西湖十景”的前世今生和西湖对于整个世界的特殊价值。

  西湖十景的变迁

  到现在,西湖十景经历了三次评选,从“西湖十景”,到“西湖新十景”,再到目前正在评选的新世纪的“十景”。无论是老十景还是新十景,与其说它们是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还不如说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审美意境。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在理宗时期就有人画过西湖八景,这是把西湖景点连缀起来作为整体推出的最早记载。这八景有些景点是后来十景中没有的,这说明十景从内容上有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筛选的过程。其次是十景名称的变化。西湖十景名称是在景点出现400多年后,即康熙时期才最后确定下来,在这以前有一些变化,比如说雷峰夕照,早期就有雷峰晚照、雷峰落照的名字,双峰插云原来甚至叫两峰插汉,距离很远。第三,景点的位置也会变化。现在的西湖十景,不完全是南宋时候的西湖十景的所在地。如平湖秋月就不在现在这个地方,曲院风荷也不在苏堤的最北端。宋代是一个“郁郁乎文哉”的朝代,文化隆盛。西湖十景的出现与这一时代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当时,诗人、艺术家对生活观察细致,表现力丰富生动,南宋画院的画家都把西湖作为绘画的首选题材。他们从描绘西湖全景逐步发展到撷取典型性的镜头来表现某一个局部,反映自己的心情意趣,慢慢地积累起来,就逐步形成了西湖十景。所以,十景反映了他们的审美理想和生活情趣。

  西湖新十景 西湖新十景诞生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初期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业的结晶。上世纪80年代正是全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当时群众对西湖建设的热情非常高,催生了一个评选西湖新十景的活动,评选经过了将近一年,共收到有效选票7万多张。按当时的城市人口、通讯条件,活动的广泛性已经很大了。我们还请了几个顾问,即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先生,杭州老乡、原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先生,曾经当过杭州副市长的雕塑家刘开渠先生。老十景主要是围绕西湖一圈,离西湖很近,新十景则主要在西湖的外围。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