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列:CIO的平衡术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10-10 10:59:00转载

初见王卫列,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位严肃、严谨的CIO,能在3年内实现恒瑞医药采购、仓储、销售部门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王卫列处处透露出

初见王卫列,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位严肃、严谨的CIO,能在3年内实现恒瑞医药采购、仓储、销售部门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王卫列处处透露出“铁腕”CIO的气息。然而,随着记者的深入了解,王卫列更多地显现出“平衡”的艺术,这种平衡不是妥协,而是在深谙信息化和管理精髓后,所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心得和方法。

平衡部门和整体

2000年,王卫列接受恒瑞董事长的邀请出任销售总监,他发现销售部门客户信息、市场信息都只能通过电话或开会了解,贻误了很多销售机会,王卫列便向董事长提出上一套分销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销售部门的业务流程,对客户数据和市场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分销系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时,集团财务总监找到王卫列,告诉他这个分销系统好是好,就是没法与财务系统进行集成。“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只是站在销售部门去考虑信息化,而没有从企业整体去考虑信息化。”王卫列说。

2002年,王卫列出任恒瑞医药CIO,经历了孤岛教训的他已经站在企业的整体利益上去思考信息化规划。2002年6月,恒瑞医药推翻原有的分销和财务两大信息孤岛,上线浪潮通软ERP,涵盖集团财务、物流、人力资源、GMP质量管理、生产、分销、OA、决策支持,支持企业全业务过程的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管理。

“走过弯路,遭遇过信息孤岛现象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就像小孩子长大一样,我们走过了这个过程,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推翻原来的信息化投资。”经历了多年的信息化实践,王卫列已经非常清楚如何平衡部门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去规划信息化。

走过了信息孤岛,王卫列才能更透彻地理解信息化和管理的关系。以前,流传着CIO有“三拍”——年初拍胸脯表决心;年中拍脑袋上系统;年终拍屁股走人。“这种现象更深层地体现出管理的漏洞,体现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缺失。”王卫列认为,并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它是融合管理的流程、数据、分析和计划的最终结果,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反应。信息化之于管理,说得初级一点,它是对管理的支持和帮助;说得高级一点,它体现了管理改进的目标和方向。

如何站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高度上,去平衡部门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呢?“在信息孤岛中,部门信息化是部门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管理仅仅局限在部门内部,并没有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只有制定统一的规范和规则,从企业利益出发,才能够体现企业根本利益和改进目标。”

平衡部门和整体,不是说不能做部门信息化,而是要基于整个企业的长远利益,体现企业的全局管理思想,并纳入到企业的整体信息化规范中。

平衡铁腕和怀柔

加入恒瑞之前,王卫列曾在连云港一家日韩独资企业担任总经理,“那时的我是很强悍的,说一不二,一是因为民族意识,二也是一种管理手段。”再加上严肃的外表,所以很多人会把“铁腕”二
字与王卫列联系起来。加入恒瑞后,特别是成为CIO后,王卫列开始变得“温和”起来。他曾开玩笑地说:“我自己也总是对着镜子照,是不是我真的很严肃、很难接近?其实,董事长曾说过,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耐心,一般人认为忍受不了的事我能够坚持下去。”

如前文提到,信息化是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对生产流程的再造。在很多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往往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的,不能熟练运用系统,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就要走人。在这样的局面下,CIO就成了最尴尬的一种角色,曾有人说,CIO的工作最累,遭受的抱怨却最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这取决于如何看待信息化与企业的关系,信息化是对企业的推翻重塑还是优化提升?王卫列认为,信息化不是革命。“革命往往代表着对过去的否定,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是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不能被轻易抹去。要学会尊重历史,尊重别人的经验。如果铁腕地对待别人,最后自己也会被别人铁腕掉。”

在项目的实施中,王卫列把信息化看成是全体员工学习管理,改进管理的过程。因而坚持不淘汰人,“把每一个都当成朋友,成不了朋友至少也不要变成敌人。”王卫列说。

那么,采用“怀柔”策略是不是就意味着妥协呢?王卫列认为,坚持原则是第一要素,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以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这个目标进行,切实落实规划方案,不能有半点退让。

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王卫列将其概括为“灵活协调”。“一个信息主管其实没有太多权利,甚至连涨工资的权利也没有。有的只是沟通协调的权利,争取各个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王卫列说。

在王卫列看来,信息化不是首长负责制,协作是第一要素,它要求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本着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按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才能对决策层起到真正的支撑作用。而协作的基础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范,这样才能做到步调一致。如果CIO不能认识到协作沟通的重要性,动不动就撤人,就会树立敌人、埋下地雷。“这就意味着有很多垃圾数据或者不负责的操作,从而对后面整个流程造成巨大影响,流程都流不顺了,信息化的效果还怎么体现出来”?

平衡管理和技术

成功实施了企业信息化后,王卫列经常被一些信息化会议邀请为发言嘉宾。在参加会议时,王卫列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CIO对自己不懂计算机技术津津乐道,反复强调自己是做管理的。
“我并不否认很多信息主管是基于对管理的认识,从而成功推动信息化,我本人也是这样。但是,单纯地强调管理而忽视技术就会出现另一个误区,CIO在做信息化的过程中,如果不懂技术,就谈不上对企业的高度负责。”王卫列说。

如此强调信息技术的王卫列,其实是管理出身的,尽管他是自动化专业毕业,却长期以来从事着管理工作。在日韩独资企业3年的总经理经历,为他积累了很多管理经验;刚刚来到恒瑞时,王卫列出任的是销售总监。为什么王卫列如此重视CIO管理与技术的“平衡”?

“我们说到信息化,管理肯定是第一要素,但是,要谈到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技术就是第一要素。”王卫列说。2005年,曾有一家连锁企业主机房宕机,企业花了7天的时间修理主服务器、恢复数据,请外国专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不说,在这7天里,企业所有的门店都不能使用POS机,所有顾客排着长队等待手工处理。“其实,信息化是一个涉及整体企业的项目,但是,信息化维护却是信息部门的责任,替公司承担信息安全的责任,如果管理不好,会导致很多问题,甚至是一些无可挽回的灾难”。

懂得IT治理,是继信息化整体工程初步完工后对CIO们提出的又一个新高度。这就要求CIO们不仅深谙管理学问,还要精通各种IT技术,关注前沿技术的趋势和应用。“为什么我们现在使用大容量磁盘阵列、双机热备、异地备份?就是用技术为企业信息化项目作保证。现在来说,信息项目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于管理,而是技术。管理是大家认识深浅和早晚的问题,可一旦出现技术问题,就会出现灾难性的毁坏。”王卫列认为,如何平衡管理和技术,做到既懂管理又精通技术,是信息化对CIO的新挑战。

来自一线CIO的忠告

CIO如果不懂技术,就谈不上对企业的高度负责;

部门信息化要基于整个企业的长远利益,体现全局管理思想,而不是只解决部门内的业务流程;

信息化不是革命,而是一种优化。如果铁腕地对待别人,最后自己也会被别人铁腕掉。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CIO 王卫列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