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今年最冲击IT人耳膜的关键词莫过于“双核”。随着英特尔和AMD已经或即将推出各类双核芯片,双方之间围绕着双核的较量成为IT市场最大的看点。
业内资深人士预测,明年年底之前双核电脑将会成为市场主流——不管是PC还是服务器,今年都将是市场“预演”阶段。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英特尔和AMD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在“预演”时就将对手“致于死地”。
真伪双核“口水”之战
打击对手,“口水”之战在所难免。尽管英特尔和AMD都承认,双核芯片比其独立单核时性能要高,但是双方围绕着双核的“真伪”、性能提高多少的问题打起了“口水”战。
5月11日,AMD发布其双核Opteron时宣称是“真双核新突破”,AMD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郭可尊说“Opteron的真双核得益于直连架构,该架构改变了20年前端系统总线的瓶颈。” 她特别强调,双核Opteron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两个拥有独立 1MB 二级缓存的计算内核,接口规格、功耗指标跟单核皓龙处理器保持一致,厂商或用户只需进行BIOS 升级而无需额外投资,即可获得双核计算的竞争优势。并隐晦地表示英特尔双核处理器只是“双芯”,暗示其为“伪双核”。
对于AMD的“真伪双核论”,英特尔认为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从集成的角度来看,在一台计算机上通过SMP(对称多处理器)架构来增加处理器数量的方式就是一种紧耦合,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多个处理器核心则是更紧密的耦合,业界把这种在单个芯片或基板上集成多个处理器核心的架构称之为CMP(单芯片多处理器)架构。
英特尔同时认为,对双核处理器的架构或标准,业界并无明确定义,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真伪之分。另外,双核的实现方法也不只一种。因此,称双核处理器存在“真伪”纯属AMD的一家之言,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技术还是价格高低之争?
与英特尔多年较量中,AMD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即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因此从2003年推出Opteron那一刻起,AMD就Opteron直连架构大肆宣扬其芯片优势,称该架构改变了20年前端系统总线的瓶颈,加快了运算速度,更实现了32位到64位应用的平滑过渡,以此击打英特尔的“软肋”。
英特尔对此似乎无动于衷,也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应。
英特尔在中国最铁的战略合作伙伴宝德表示,英特尔从来就没有把AMD视为对手,自然不屑于与它“斗嘴”——英特尔在技术方面已经具有多年的经验,曾经被认为“荒诞”的摩尔定律,用几十年的时间证明了其伟大——核心频率与实际的应用能力是证明摩尔定律最好的标准。
性价比也是AMD产品的一个宣传点。AMD此举确实打动了许多主机供应商的心,包括IBM、惠普、Sun、曙光在内的主流厂商都推出了基于AMD芯片的系统。据AMD介绍,AMD的芯片已经得到了2000余家软硬件厂商的支持。尽管我们注意到,这些厂商的推出的基于AMD的产品规模远不如英特尔的规模大。
随着双核的推出,有人乐观地认为,这是AMD大翻身的好机会。正当AMD为其“领先不止一步”高兴时——从双核芯片的发布种类和时间来看,AMD都领先了一步,但5月27日英特尔推出的首款双内核桌面处理器Pentium D处理器与AMD 5月31发布的双核桌面处理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比如AMD的 Athlon X2中速度最慢的4200+(主频2.2GHz)售价为537美元,而英特尔双内核Pentium D中速度最慢的(主频2.8GHz )Pentium D 820售价仅为241美元。这一方面表明了英特尔向双内核平台转型的决心,同时也为AMD桌面双核的市场推广出了一道难题。
尽管AMD一再表白,“低价从来不是我们的策略,AMD的策略是提高性价比。”但业内权威人士推测,如果AMD在桌面产品上顶不住英特尔的价格打压,下半年就有可能将其双核桌面芯片的价格调低。
实际上,AMD在产品价格上同样也花了很大心思。比如其用于服务器的单核Opteron 252千片价格与今年5月11日发布的双核265价格相同,为851美元,单核Opteron 852千片价格与双核865价格相同,为1514美元。这就为下半年英特尔即将推出的用于服务器的双核处理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价格“标尺”,也为双方价格战打下了又一个伏笔。届时,如果英特尔的用于服务器的双核处理器价格比AMD低得多,AMD将如何应对?
由此看来,未来英特尔和AMD之间的竞争仍然会体现在价格上而非仅仅在技术上。
谁说了算数?
实际上,现在讨论“真伪”双核并不具有多少真正意义。毕竟现在已非卖方市场时代。业内认为,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会有市场预热阶段,预热的时间长短既取决于厂商的推广力度,更取决于用户的接受态度。因此,英特尔和AMD之间的“口水“战只是为了争夺舆论导向,而市场真正的“主人”是用户——用户对文字游戏并不关心,真正关心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及其实用性。
英特尔一贯强调平台化概念,目的是给用户提供一个丰富的可供多样性选择的计算解决方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英特尔与外部软件、硬件、应用开发商以及各类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一起“造势”,共同生长,待市场成熟之后,无论桌面还是服务器的双核应用才会普及。英特尔表示,其双核处理器是配合英特尔的“数字家庭”计划推出,“用今天的钱买明天的应用”,这样的市场战略在比较切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英特尔认为,2006年年底双核电脑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届时将有市场上将有70%以上的台式电脑是双核产品。继双核之后多核电脑也将逐渐被市场认同,英特尔目前已有多达15款的多核芯片平台在其实验室里完成商用测试,待机投放。英特尔同时认为,双核的普及和应用依赖于用户的选择,而不是说出现一种新技术就强迫消费者使用,同时也要考虑应用环境的因素,因此谆谆告诫用户,应该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听从SI和专家的建议,稳步地实现向双核和多核的过渡。
由此看来,英特尔双核的普及战略似乎取决于市场的驱动。但业内推测,实际上英特尔并不想马上让双核进入普及阶段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一方面要阻止OEM和ISV进一步支持AMD,另方面英特尔目前主要的营业额来自于单核。
而对于渠道而言,谁也不愿意马上“抛弃”正在赚钱的单核产品而去充当双核推广的急先锋。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渠道商的话很直白:跟风是要付出代价的,还是先说挣钱吧。
可以预见,AMD欲借双核大翻身会有一场硬仗要打。其竞争对手英特尔优势确实很多,比如生产线丰富,满足不同的需要;技术稳健发展,有大把的钱做市场推广;经过多年的积累,构筑了一条由上而下涉及代工企业乃至OEM厂商的庞大的生态链。尤其在中国,国内的OEM厂商和用户对英特尔的依赖性很强,等等,无疑都是AMD要一一跨越的障碍。
宝德表示,不管AMD如何“逆向思维”, 无论在产品性价比还是市场推广方面, AMD很难撼动英特尔的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