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侵犯与生产力提升—管理者怎抉择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10-17 15:22:00转载-投稿

05年底,上海某外资银行一名女白领因MSN私人通话被公司监控,监控内容被技术人员“传播”后导致自己与男友的隐私对话成为同事的玩笑话而愤然离职。前不久,为了防止公司员工趁出差之机办私事,一种专门在电脑和手机上监控员工行踪的软件进入老板们的视线。据称,这款软件不仅能记录员工的网上行为,还能对外出的员工进行定位。但这却引发了员工对于“是否侵犯隐私权”的质疑……

据中国人才热线的一次网络调查显示,涉及经营管理、IT、市场营销、财务金融、服务、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不同行业的2000名被调查者中,在工作中使用MSN、QQ等聊天工具的比例高达89.2%,有逾两成受访者的所在公司已经对员工聊天内容进行了监控,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公司即使在工作时间,也没有必要监控员工聊天内容,这种做法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而另一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被访网民使用最多的网络资源是网络新闻(65.9%),而真正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比例还不到40%。一个月薪2000元的员工,每天“隐性旷工”2小时,那每年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损失高达6000元,如果企业有50名这样的员工,企业年损失将高达30万元。

上班时间炒股、沉迷网游、聊天、利用BT等无序上传、下载占用带宽资源、以及上不良网站引发网络风险(间谍软件、DDoS攻击……),一系列内网“行为威胁”使企业“内外交困”的时候,您是否会意识到,互联网应用监控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道难题,或许,您还在为一个好的解决工具而苦苦寻觅?

信息化的普及和即时通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便利和快捷。究竟如何让即时通讯更好的服务企业和员工,同时却不造成企业的生产力流失和大量的经济损失呢?员工上网行为需不需管?如何管?会不会引起员工的反感?是否会引发法律纠纷?管到多少“适度”?……?这些都成为专家学者和网络安全厂商所热切关注的问题。为此,著名人力资源学者叶明和业界著名的上网行为管理专家莱克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尹志超先生就此进行讨论。

主持人:目前,员工借由聊天工具和娱乐软件在上班时处理私事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大量被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使企业所遭受的损失与日俱增。员工的上网行为管理似乎已迫在眉睫,究竟什么是上网行为管理,上网行为管理和传统行业的管理有什么区别?难点在哪里?尹总能否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尹总:简单讲,上网行为管理是企业通过一套专门针对上网行为而设计开发的网络行为分析和管理工具,帮助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员工上网情况和网络使用情况,对与工作无关的网络操作进行限制或阻止,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员工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上网行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上网行为管理不同于传统行业的管理,无法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进行监控和管理,需要全方位深入的分析用户上网行为。一般而言,上网行为管理的难题在于:

●企业管理者往往没有网络方面的知识

●上网行为管理涉及到相当专业的技术,管理者往往没有相关方面的知识。

●网络访问复杂,难以区分合理和非法的网络访问

●缺乏有效的跟踪分析工具,事后无法汇总、举证

●缺乏有效的管理控制工具

为了及时地掌握用户在网络使用中的信息,规范用户的网络行为,提高用户对互联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应该对用户的网络应用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供管理者及时发现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

主持人::据我所知,现在国内一些企业已采用了员工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使这些企业的网络使用效率和员工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因此就对员工在公司的所有行为包括私人联系、网上聊天及邮件等内容进行严密监控是否过于严苛?就目前人们对于隐私和个人利益更为关注的现实情况,企业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监控究竟是否合理合法?

叶明专家:在西方国家法律对此有规定:一来公司有权对属公司所有的计算机和网络等资源在被员工使用的过程中(包括通讯如公司配发用手机和桌面电话等)进行监控,但法律也明确规定在监控前公司必须明确告知被监控人,公司不得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监控;第二,在监控过程中记录的员工私人信息公司不得泄露于任何第三方,公司对此负有保密和保护被监控人隐私的责任。

尹总:您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上网行为管理介于信息安全与企业管理的边缘地带,其核心在于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互联网访问政策、规范员工上网行为,使互联网真正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服务。从本质上讲,员工非常愿意做好工作,但互联网的诱惑实在太大。完全靠员工自觉无法充分保障企业的有效生产力。企业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并不是为了窥探他们的隐私,而是出于信息安全和规范管理的需要。上网行为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很多人对上网行为管理存在一定“误解”,管理者通过上网行为管理,目的是为帮助企业员工建立一个规范的上网习惯,并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

主持人::员工对监控是否能尽快接受?会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影响工作积极性?

叶明专家:没有人喜欢被监控,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种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企业不可能为员工的不作为支付大量的无用成本。因此,做好员工的告知和沟通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员工理解企业的出发点并且企业的效益得到改善、最终的受益者仍是员工自己的事实之后,这种方式将逐渐被认可。

尹总:根据美国管理协会(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近日所做的一项调查,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雇主监视员工在工作时间的个人上网行为;在中国,也有近两成的公司对员工的网聊记录、电子邮件内容进行监控。这种管理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欢迎,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应该加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增强企业使命感,并对企业管理者加深理解。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应注意把握企业利益和员工隐私之间的平衡,通过安全教育、权限设置、细节调整等管理方法,结合监控、过滤、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在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维护个人隐私。此外,需要强调的一点,网络行为监控的执行者应该是企业的管理层而不是IT人员,IT人员的上网行为也需要受限制,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员工的隐私外泄。

主持人::据我了解,上网行为分析系统已有不少用户,并且这些产品逐步受到用户的喜爱,尹总能否从技术角度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些产品都有哪些功能?

尹总:如今上网行为管理的产品非常多,企业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IT管理从管理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网管系统(NMS)、应用性能管理(APM)、桌面管理系统(DMI)、员工行为管理(EAM)和安全管理。举例来说,莱克斯公司的易网析是主要针对员工的上网行为管理需求而研发的一个解决方案,它可对网络行为记录和分析、实时了解网络访问的情况、避免公司重要资料和私密资料的泄漏。与同类产品不同的是,易网析具备独特的旁路接入、旁路阻断的模式,即插即用的快捷便利的配置方式和简单易操作的管理界面使用户轻松实现简易而全方位的管理愿景。上网行为管理系统需要具有很强的易用性,易网析网络行为分析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设计使管理者即使不知道网络结构和端口、IP地址等技术细节也能轻松上手。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