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新兴事物总是层出不穷,总是给人们带来一次次意外的惊喜。
第二页
维客概念起源于1995年,它的出现还颇有些戏剧性。当年维客之父沃德·坎宁安开发了一套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的工具,为了方便社区群落方式的内部交流,在建立这个系统的时候,他突发奇想创造出了维客概念和技术,以激发人们喜欢讲故事的天性。在以后的时间里,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得到不断发展,维客的概念也得到丰富和传播。
目前,在国外,维客应用中最成功的案例当属维基百科。自2001年起运行至今,已拥有120种语言的版本,点击量每4个月就翻一番。现在它已经是全球最受欢迎的50家网站之一,其词条规模已经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本传统的百科全书,而且时效性非常强。除此之外,维客在国外也很受一些大公司的青睐,已经应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好帮手。这些公司中不乏世界知名公司,如:诺基亚、迪士尼、摩托罗拉、柯达等。有报道称,企业使用维客进行办公,可以节省一半时间。据美国产业分析集团预测,在2009年,美国半数以上的企业会在内部使用维客。
维客进展
比博客更具开放性
在维客应用中,互联网所倡导的开放、协作、共享的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互联网也第一次成为协同创造的网络,而不仅仅是通信和信息传播的网络,这种协同创造的机制,不仅对互联网发展带来一大突破,也会对人类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创新带来新的、甚至是革命性的突破。随着维客潮流在我国的蔓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喜欢维客会超过喜欢博客。
现在,维客群体在国内已呈蔓延趋势,每天都有不少爱好者登录维客网站去创建词条,浏览、修改已经存在的内容;或者登录维客开源系统下载互动维客开源软件,拉上三五好友,去过足维客瘾。这些参与者中,不仅仅有个人,还有为数不少的企业。今天,只要你有一台计算机,能上网,只需几分钟,你就能成为一名维客人。
在国内,早期的维客群体绝大部分都是技术发烧友,都是个人行为,基本上都是三五好友凑在一起谈一个话题,觉得不错就自发地做出来。近年,随着维基百科的走红,维客潮流也如流星火焰般在全国蔓延。先后出现了数十家专业的维客网站,如互动维客、维库、网络天书等。其中互动维客的影响和拥有的用户数量都居首位。采用互动维客开源系统在线创作的《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员工回忆录》是我国首部维客作品,也是全球首部中文维客作品。
记者 贺清
博客和维客的异同
虽然维客和博客都倡导共享的文化精神,但两者依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曾有人比喻博客是“包产到户”,网民在网上找到一块地方自己经营。而维客则是“集体主义”,大家都希望把地锄好,所以你翻修,我翻修,共同维护。
具体来讲,博客是属于私人所有,每个博客空间都属于个人所有,而维客空间则属于社群所有;博客体现的是个性化,维客更注重信息的完整性、充分性以及权威性,强调协作;博客上知识的积累是个人知识的展现,而维客的知识是社群智慧的结晶;博客上的读者可能是内容的浏览者,某一主题的参与者和评价者,而维客的读者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著作者;另外,博客是静态存储,删除后很难恢复;而维客是动态的,即使删除,也可以随时找到原文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