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姚永香在走到重庆出版集团印务公司的展位面前,指着“生产统计”的岗位,问:“这个岗位的待遇大概是多少?”负责招聘的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陈建告诉她:“1500元左右,但具体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公司的薪酬体系考核。”
陈主任告诉记者,不少求职者非常关心待遇问题,还没有填表就先问薪酬。这种现象并非个案,不少企业招聘负责人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不少求职者还不知道企业是否会聘用,最先问的就是待遇。浙江省台州一家机械厂的曾经理拿起桌上的求职表称:“这里面超过一半的表格是问了薪酬待遇后才填的。”
重庆工商大学的刘真在整个活动现场已经转了一圈,在几家公司都填写了求职申请表,“我填的表基本都是对企业提供的薪酬比较认可的,月薪在1500元以上,不管企业是否要我,我都这么做。”他向记者解释,目前物价的水平,如果工资低了生存都成问题,谈什么发展,现在房租、吃饭等生活费用这么高。
其实,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表示,当前情况下,求职者将薪酬作为第一关心问题很正常,企业也应该考虑员工的薪酬调整问题。前不久,广东公布的一份薪酬福利报告显示,部分知识型员工正由“追求挑战、个性化和创新精神”,更看重个人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心理逐渐沦陷为更加“追求物质(现金)刺激”的心理。高教育成本、高医疗成本、高生活成本已经成为压在这一群体身上的三座大山。现实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薪酬是第一驱动力”。
“高CPI下,企业必须给员工涨工资,否则你就会面对员工辞职。”中山大学特聘客座教授、亚洲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蓝国庆在一场《高物价形势下的企业付薪策略》的讲座上表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