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杨叙谈摩尔定律:它仍是我们创新的方向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11-16 11:2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杨叙:最大的影响是产业本身的诞生。首先从英特尔的模式来说,英特尔是非常横向的创新,英特尔不是纵向的。比如说纵向创新中自己设计芯片、设计系统、再设计操作软件、应用软件,整个一套都是自己做完的,这是几十年前电脑产业面临的状况,当时Sun、IBM、HP都是这样的,他们都是纵向性的。1981年英特尔8088芯片诞生,但之前一直没有找到突破性的领域。像Sun和IBM都是以纵向体系设计自己的方案,但是英特尔的芯片诞生了以后,IBM觉得这是向个人计算方向发展了,英特尔的芯片发明以后没有做成纵向的体系,只要是愿意把电脑普及,使更多的老百姓在办公环境,甚至个人的娱乐环境、消费环境中可以用得上就要普及,当时我们走了横向的发展方式,所以做成了一个系统。而且这个产业越做越大,最早做文字处理的软件公司到后来的多媒体,到后来的互联网,现在已经过渡到第二代互联网了,应用模式更复杂化。所以从硬件、软件、服务等等都形成了一个产业,这个产业本身是非常大的概念。

王学武:您在英特尔工作了21年,能否给我讲讲这十多次微处理器的跨越中有划时代影响的事件。

杨叙:我在1986年刚刚加入英特尔的时候,当时最激动人心的事儿是英特尔要发布80386处理器,这是人类第一次将100万个三极管集成到一个芯片里。现在市场上英特尔最新的酷睿2芯片,二亿个三极管在里面。而且45纳米双核的处理器是4亿多个三极管,四核的处理器是8亿多个三极管,从1986年到现在,从一个处理器里100万个三极管到今天最高达到一个四核处理器里8亿多个三极管,这是800倍的增长。11年前是高能奔腾万亿次计算,一万台服务器、500千瓦电、2000平方英尺,现在80核62瓦就可以做万亿次计算,由此可见对产业本身的影响之大。

王学武:您还没说到指引英特尔永续创新的原动力,或者说,英特尔走的是什么样的创新路线。

杨叙:原动力是技术创新和整个应用模式的推介。我们坚信电脑这样的技术本身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所提供的帮助非常大,而且潜力还会很大,到今天为止只是在非常初级阶段。正是源于这种执著的判断和潜在的应用前景的判断与信心,所以我们才不断地创新,不断开拓市场。

王学武:我发现英特尔的创新一直是朝着一个方向走的,什么原因?

杨叙:就是一切以应用为目标,以摩尔定律为指导的创新路线。通俗地说,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把未来半导体元件工业的发展趋势定义为“单块硅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两年增加一倍”的预言,这些年已经成为PC主要功能元件所遵循的金科玉律。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新所遵循的方向,也是引领英特尔不断超越未来的创新指导路线。英特尔从微米制程到纳米制程的巨大突破,是最具革命性意义的划时代的摩尔定律实践。我个人认为,没有摩尔定律的指引和实践,就不会有今天不断创新的成果。

王学武:您个人如何理解摩尔定律?

杨叙:关于摩尔定律,我得澄清一下以前大家对摩尔定律的理解,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好像每18个月芯片性能提升一倍、成本下降、性能提高、主频提高。其实这都是谈到了摩尔定律的结果,并不是摩尔定律本身的特性。摩尔定律第一判断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性能每18个月提高一倍,将近两年左右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晶体管的数会增加,晶体管的数量增加了,很直接的被大家理解为性能提高,而且以前也是对的,摩尔定律的规律是依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规律来判断的。究竟集成电路能集成多少三极管进去,它是这样判断的,经过几代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以后,摩尔先生判断出来每18个月晶体管的数量会提高一倍。但是过去十几年,在产业里面大家都把它解释为性能的提高,摩尔定律说成集成电路性能每两年提高一倍,它是因为三极管的数量提高了。

摩尔定律是说,电脑的芯片,里面的三极管的数量在成倍增长,但是三极管多了做什么,就是未来的应用空间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要探索的。

王学武:我还是没太听懂摩尔定律对英特尔的作用。

(未完,请翻页)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