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鉴虎”,又见“咱们网民有力量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7-11-20 10:30:00转载

疑似老虎原型的年画相继出现后,引发了“虎情”大变。不少原先起劲地为“周老虎”喝彩的某些专家们也不得不发出疑虑乃至质问声。而华南虎专家胡慧建看了年画照片后,更直言不讳:年画的老虎可以肯定是周正龙图片中的那一只(见《南方日报》2007年11月17日08版)。而“坪镇华南虎”照主人公周正龙11月17日也坦言,年画与他拍的老虎是同一只虎。只不过他附加上“他们照着我的老虎画的”一句(见《新京报》2007年11月18日)。诚然,鉴于还没有权威机构最终披露“周老虎”的来龙去脉及其真相,这场真假老虎议论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令笔者感兴趣的是,自从“周老虎”在今年10月12日经过陕西省林业厅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以来,引发了网上空前的鉴虎大争论。而争论的战场不是在某些专业会议上,也不是在某本学术杂志上,而是在互联网。人们见到,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周老虎”的资料发布会则一落幕,一则质疑虎照真伪的帖子就在13日首先出现在色影无忌论坛。即使在10月17日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公开表态,“周老虎照片公布是慎重、是负责任的,并配有西安警方的专业鉴定”、辅助说明“没有造假”,以及华南虎研究专家也表示当地不断地接到群众关于有老虎出没的报告,甚至称当地距县城5公里远的群众都听到虎啸这样的情况,却无法阻挡人们辨别真伪老虎的兴趣及意志。令人感慨的是,全国诸多网站迅即开辟讨论“周老虎”的专栏专辑。其中一个网站到11月17日下午止,跟帖近千条。人们在互联网各抒己见形成了空前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效应。

对于“周老虎”,民意回答更有趋向造假。有17063名网友在新浪网调查中认为“周老虎”为假的占52.91%;有2000人参与调查的“天涯社区”截至11月16日止的数字显示,认为“周考虎”是伪造的占46.9%,另相信有华南虎存在的占40%。更为“难堪”的是,一些网民通过仔细分辨年画上的商标,最终确定是浙江威斯特彩印包装公司出品的鑫龙墙画。展现以读者网民面前的“周老虎”与“年画虎”除了耳朵有异外,其神态、其色泽、其毛向几乎一模一样。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围绕“周老虎”的争论已远远超出了“鉴虎”的意义。人们为何热衷于关心“周老虎”真伪?并非不希望华南虎出现的奇迹,更非希望那位老虎照拍摄者周正龙倒霉,而是对一桩公共事件真相的探寻精神。

探寻为着什么,也就是追求真相、追求真实。多少年来,执政党的领导人屡屡发出过求真务实的忠言,其中,陈云更有着“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的著名格言。官员有这般精神,其所负责的工作就有可能扎实一些;公众有这般精神,对各种流言的抵制会理智一些。而今,互联网又为落实公众“四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网上“晒虎”一举就使真相逐渐露出原形。探寻真相的重要也是不言而明,在“文革”期间,真相往往被人为掩盖,人们为此吃了亏上了当。而今,十七大报告提出依法保障公民“四权”,是使公众事件置于公众监督下。公众事件只有真相大白了,人们才能从中正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然,公众事件“晒网”也可能有碍某些官员面子,比如,这次“鉴虎”的“晒网”,陕西省林业厅的官员可能会处于尴尬状态。但即使错了,从中汲取教训也是好事一桩。一个公众事件只有清楚其来龙去脉,才能教育公众警醒官员,从而避免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因此,公众对公众事件表现出的强烈兴趣,其实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公众对十七大报告关于“四权”的回应,也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见证。

从网上“晒虎”联想到其他事情,面对一些社会奇难杂症,面对一些生活中的棘手问题,不是同样借助“晒网”,唤起公众对社会事务参与的热情,最终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吗?

网上“鉴虎”,又见“咱们网民有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令人倍添信心。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