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的层面上的东西,Ph.D是‘道’

互联网 | 编辑: 席文燕 2007-11-21 00:30:00转载

刘力人生的分水岭是在他三十七岁的时候。1999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取得Ph.D(哲学博士)学位的刘力回到国内,进入商海博击。因此,除了建筑设计这个本业,在学者、教授的头衔之外,他还获得了市场研究者的身份。

刘力人生的分水岭是在他三十七岁的时候。1999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取得Ph.D(哲学博士)学位的刘力回到国内,进入商海博击。因此,除了建筑设计这个本业,在学者、教授的头衔之外,他还获得了市场研究者的身份。

     “思辨”

  出身于建筑世家的刘力从小学美术、画效果图,对建筑设计耳濡目染,虽然家长并未干涉过他未来职业的选择,但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内建筑学的顶尖院校,并最终以全国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录取到清华大学建筑系。

  刘力说他的人生有两个大的转折点,入学清华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在世界观、知识面方面获得很大提升。”当年他的同班同学现在大都成为建筑相关机构的决策者,大家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这得益于当时学校提供的良好环境。而在刘力就读的时候,很多老先生都还在亲自授课,“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教给我某项具体技能,而是促使我站在另外的角度来求解事物,这种启发才是最根本的。”刘力说这些具有海外背景的老先生,用一辈子的积累,给学生提供了思维上的训练,让他受益匪浅。

  而第二个转变是八年的英国留学。1991年,当时在清华留校任教的刘力获得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奖学金,研究方向是建筑历史。这八年,对刘力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学习过程,“你的研究结论都应该是站在前人的结果上的,问题是前人的结果你根本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了,原来以为在国内读的那些书代表最先进的研究水平,出去以后才知道,外边是另外一个世界,跟国内根本不接轨。”当时中国的学术界相对闭塞,很多国外早就有过研究并做定论的问题,国内尚在争论不休,这使刘力发现之前二十多年读的书、说的话、做的事、写的东西,很多是错的。

“当你建立在这样一个错的前提下,你会发现自己非常浅薄,导致最后结果是完全失去了信心。英国留学八年,我学到的就是自我否定,前七年全是,不知道自己的论文什么时候能完成。直到最后一年,忽然就明白了,不必去做另外的东西,自己所有的错误的分析或比较本身都是结论。”刘力的顿悟实际上是建立在大量的读书和近乎极限的思考之上的。到最后,写论文、获学位,对于刘力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思辨能力的提升。

  “建筑设计只是一种技能,是‘术’的层面上的东西,我觉得‘Ph.D’是‘道’,是思想境界的提高。”刘力认为读Ph.D是一生受益匪浅的事,人生面临很多决择,做什么样的选择,最后得到的结果会完全不同,而思维受到严格训练之后,从看问题的角度、高度,到判断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思维层次上获得提升,回来再做具体的事情才可以有较大的超越。

最好”

  尽管英国求学的过程一直是半工半读,但刘力在37岁前并未真正离开过大学这个象牙塔。当刘力回到国内开始设计实践的时候,他凭借超越于建筑设计的思想深度,很快地打开了局面。他所倡导的生态高科技的创新理念,赢得了业界的瞩目。

  目前刘力担任总顾问的“五合国际(5+1 Werkhart International)在业务服务领域同样开创了很多新模式。“创新是指制度上的,‘5+1’的模式是五合国际首创,朝上下游延伸了设计的全过程,往上是从融资到项目定位,往下包括国际招商、项目设计,提供一站式的全程服务。”“5+1”服务模式是指整合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图文设计五大类技术服务,并提供市场分析及产品策划增值服务。五合国际旗下的五合智库,集中经济、金融顶尖人才,为市场研究及项目融资服务,这种企业架构设置,成为国内设计院体系中的唯一。

五合国际(5+1 Werkhart International)员工上班时间的穿着永远是职业西装,刘力也总是穿着被他自己揶喻为“领班制服”的西服,工整地打着领带。“西装,抹杀个性,强调服务。这是起码的对人的尊重,表明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客户身上,放在项目身上。”“很多设计师只关注技术细节,不关注市场、决策和经济回报,而五合从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不做艺术家,而是做好现代服务业。”刘力说五合理念的形成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五项专业服务加一项增值服务”,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市场每年都在变,五合国际也一直在不断完善。

     “五合国际(5+1 Werkhart International)有三个特点:国际化,市场化,学院化。”现在,作为五合国际总顾问的刘力对五合国际的未来也满怀期待。“要做最好的设计公司,‘最好’本身涉及很多方面的条件,不是一句话能形容。最健康、最上进、最有发展空间,这都是其中的一方面。五合国际所追求的国际化、市场化、学院化,目前基本上都做到了,以后就是看在这基础上能走多远了。”

“基因”

  刘力现在身兼数职,然而,他最喜欢做的,还是设计师这个角色。刘力笑称自己拥有操心的“基因”,就是闲不下来,工作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曾经举办过个人画展的他现在不仅不画画,甚至几乎没有任何业余活动,早七点上班,晚八九点下班,休息日也经常出差。

  “别人问我要赚多少钱,做到多大才罢手,我自己也问我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干?想来想去也没答案。我觉得就是基因有问题,就是要工作,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就这么简单。举个简单例子,春节回父母家,头两天热热闹闹地吃饭,出去干嘛的,到第三天开始难过,心底里的悲哀,不知道为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想起来了,我就特别难以想象将来退休以后怎么办,没有什么事可做了,一切都不需要你了,那种刻骨铭心的失落。”

  侯孝贤自述电影经历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你的世界观其实是在小时候养成,哪一个导演都有一个成长和养成过程中不可脱逃的背景。”这或许能解释刘力所说的“基因”的含义。“我们家,三代都是建筑师,我不认为我的本事比我爷爷大、比我父亲大,因为他们生不逢时,我爷爷遭遇战乱,我父亲赶上文革,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无论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都是百年不遇、千载难逢,我们不干谁干?”刘力说到这里有些激动,“我37岁才从英国留学回来,99年以前全部在学校,象储钱罐,大家往里扔钱;象海绵,吸取知识。我从小学到大学的任课老师,在少年宫青年宫教我画画的美术老师,到英国深造的那些指导老师,他们培养了我,我自己这一辈子,吸取了这么多东西,最后我不干事,我对得起谁?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责任,不是为了什么别的。”

  “我觉得不劳而获是一种悲哀。可以表述的目标都是很小的,真正的目标往往是不可表述的,或者是说一种害怕,害怕失落,最后失去一种东西的时候才知道这种东西的珍贵。在还拥有青春和能力的时候,有贡献的机会却不贡献,这是一种悲哀。”

刘力简历

刘力博士现任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5+1 Werkhart International)总顾问

为: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硕士
亚洲人居协会理事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创会会员、理事
清华大学EMBA班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EMBA班客座教授
上海交大EMBA班客座教授
同济大学EMBA班客座教授
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2006年度中国金星奖—中国建筑设计最具影响力人物
2007年度中国和谐地产建设杰出贡献人物
2007年度中国建筑规划设计诚信建设突出贡献人物
2007年度引领中国建筑规划设计十大影响力人物

学习经历:

1985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1985年:被免试保送清华研究生院读硕士学位,成为清华建筑学院及建筑设计院院长胡绍学的首位弟子
1988年:取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1年: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读博士学位,导师为爱丁堡大学副校长Barrie Wilson教授,建筑系主任Richard Coyne教授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Nicholas Tapp教授
1999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

青岛国际机场新航站楼
北京柏彦大厦
北京世宁大厦
京津新城凯悦大酒店
河南建业置地广场
深圳蓝牙水晶
北京嘉铭桐城会所
南京锋尚零能耗住宅
上海紫园1号别墅
北京一栋洋房别墅区
苏州宝岛花园(天一墅)
上海复地美墅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