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游"井喷"引发环保担忧

互联网 | 编辑: 2007-11-30 11:30:00转载

近日,“探索者”号客轮在南极游中失事,船舱内的燃油外泄给南极海域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阿根廷环境国务秘书罗米纳·皮科洛蒂24日表示,阿政府将严格限制国内的“南极游”市场。

阿根廷外交部极地署负责人马里亚诺·梅默里昨日(26日)接受晨报记者采访说:“我们非常关注,其他国家也应当关注,我们应该考虑立法保护环境。日益增加的游客问题的确让我们感到担忧。”

目前,去南极旅游的人数正在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上升,专家预计今年旅游人数将会突破4万人次。越来越多的人们见识了这块净土,但同时也给其带来环保担忧。

南极游人数呈“井喷”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也显示,自1957年人类首次开展南极旅游活动以来,去过南极的总人数累计约34万人次,其中科学考察人员约16万人次,南极旅游者约18万人次。专家预计今年旅游人数将会突破4万人次。

近日,一个名为“中国人首次南极环保探险行”的活动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新闻,16万元招募环保志愿者的活动目前已经尘埃落定。据称,此行是为关注全球变暖。重庆市探险协会近日也宣称,将推出“南极系列科普活动”。而与这两个“探险团”同时出发的,还有来自上海的游客团队。

除了探险团,通过旅行社欲往南极的旅游大军也正在壮大。去年下半年,中国政府已同意阿根廷、委内瑞拉等5国为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此前一直因“组团障碍”而显得“偷偷摸摸”的国人南极游,目前已经光明正大。

国内报价逾10万

沪上某旅行社美大部经理孙超(化名)介绍,自己所在的旅行社3年前便开始开展南极游,“一般是取道智利、阿根廷,可以乘船前往南极洲,也可以坐军用飞机前往。我们出的团,搭乘的‘马可波罗’号邮轮很豪华,一个人的报价是近11万元人民币,其中包含机票、船票、食宿等费用,但不提供服装等个人极地用品。”

南极游环保“靠自觉”

昨日(26日)下午,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地球科学组中国国家代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刘小汉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谈到,目前旅游热对南极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邮轮等交通工具所带来的排放。
不过,南极游人数的增加和监管空白状态,也是这块土地所面临的问题。刘小汉说从法理角度来讲,南极属于全人类,任何人都有权利去南极看看,也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去阻止。

“极地游是市场行为,现在处于‘谁也管不着’的境地,即使出现什么问题,也只能由南极条约组织、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进行劝告,但要限制游客数量很难做到。未来南极游客会继续增加,他们对南极的环保完全靠自觉。”


 

 

更多新闻点击

更多网友讨论请到论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