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四十年的面包记忆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7-12-06 00:30:00转载

泡饭乳腐,羌饼油条,上海人自然心心念念。事实上,这是全国许多城市的人们早上起来都梦寐以求的一顿早饭。

但也许和他们不同,上海人的餐桌上,也从来没有少过面包。一些上世纪70年代生人,有些甚至不会吃泡饭,每天必要牛奶面包,才算一天的开始。

这个城市的面包房,也始终都开在最华美的地段。张爱玲热爱的老大昌,是俄国人开的罗宋面包房,原是淮海路陕西路口的地标。20年前轰动上海滩的静安面包房,则安静地站在华山路的一端。复兴路上的申申面包房,是陈丹燕的定式,有人甚至评说她已在潜意识当中把申申当成对企图了解上海的“乡下人”的启蒙。

那些冬季的黄昏,面包房里散发出的热乎乎的香气,与明亮又晕黄的灯光,城市西区幽静马路上参天的梧桐树一起,交织成为上海人心目中城市的摩登情致。

所以从张爱玲的上海,到静安面包房的80年代上海,到如今城市白领衣着光鲜蜂拥至台式连锁面包店,或者干脆去新天地新开的法国连锁面包房朝拜——无论哪个年代,买面包都是摩登的事情,至少,不会是落伍的事。

上海的冬季,我们回顾一些关于这个城市面包的轶事,讲述一些好面包的鉴品窍门,也不是不暖人心的。而那些面包师傅与面包爱好者们讲述时,像品鉴一件奢侈品一样品鉴一只面包,那般陶醉其中的神气,那种热爱美好食物的投入,令我们感动,相信也会令你感动。

面包房·扛一根长棍就扎足“台型”

华山路常熟路口新开的写字楼,前阵子长长的围墙上只是写,华山路回来了,精致回来了,优雅回来了。听说,以后一楼要全部开出名店。

这些年来,华山路始终安静,却出脱得越来越风情万种。而在华山路待了20多年的静安面包房,也始终安静,却令人难以割舍。

1985年,静安面包房开业,因请了法国师傅前来坐镇,口味地道,轰动一时。“那时候都不用讲静安面包房,只要讲面包房,上海人心里就有数了,”现在是静安面包房技术总监的桑君兴师傅,那时是法国师傅的学徒,再之前则是食堂里的包子师傅,升至总监后每年要研发24只新品种出来。而柜组长也是那时招进来的,身高长相诸多要求,一般人工资18元,她有36元。

55厘米长的法式长棍,人们横跨几个区来排绕过街角的长队,一直排到华山医院,六角二分钱一根,外加半斤粮票,还可以用FEC(外汇券)。十足的奢侈品。所以,那时上海人带法式长棍回家,不是像法国那样是夹在臂间,而是要扛在肩膀上走回去的,“很扎台型”。结果到了1997年,当时的台湾师傅又想出了“辫子色拉卷”,45厘米长的软面包,浇上玉米火腿色拉酱,一时又是闹猛无比,一天能卖 4000根。至于别司忌,有老克勒专拣那上面削下来的盖头买,回家用微波炉转着吃,也是香得很。

这些年下来,说到上海本地正宗的法式面包,一般人也都会讲静安面包房。全市连锁店不少,若是下班正好路过,来一根法棍或者一包别司忌,仍是许多人次日早餐的首选爱物。

枕头面包、凯司令与Anchor牌黄油

张女士是1957年生人,静安区新式里弄小康人家长大,后来成为上海早年白领。她家的早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以牛奶、面包、鸡蛋为主食。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知道,这个城市从来没有缺少过面包的踪迹,无论时事如何变幻,凯司令与食品店里的面包香气,始终萦绕于上海的生活中。

小学时,每家食品店都有卖面包,当时是叫“枕头面包”,外面的油纸总是现出诱人的油汪汪状,咸的1角3分一只,外加二两粮票。而尚有一种更奢侈的鸡蛋面包,鸡蛋奶油香气让小孩子闻了兴高采烈,要2角6分一只。

早年也不是常常吃得起,要到春游时,家里才会买两只面包塞进小书包。有多奢侈?很多同学只带两只大饼,咸大饼3分一只。家境更不好的同学则只用铝饭盒盛一盒子泡饭。有一个现在说来很小资的舅舅,摩托车、收音机什么都玩,带我们去野餐,就要到凯司令去买高级的夹心吐司面包,涂好黄油,西郊公园草地上塑料布一铺,面包配正广和汽水,别提多时髦。现在的上海电视台那边,有个新城游泳池,旁边开了一家凯司令分店。如果学习成绩好,父母就会去那里买一两4个的小圆面包作奖励。

后来不管外面如何,上海的面包永远在,凯司令也永远在。而到1980年代,先是交大外宾楼有卖大号的吐司面包,超好吃,提升了我对面包的味觉。而到1985年静安面包房开张第一天,走在街上看到有人拿着长棍,觉得很新奇,去买了好几根。结果拿回家,先生一看就问:“你也买了啊?” 原来他们单位里的“老克勒”消息灵通,听说上海有正宗的法式面包卖,是当一件大事来讲的。

再后来,很多人又去食品店里买新西兰进口的一种“An-chor”牌黄油,涂在面包上吃,即使住在淮海路的亭子间里,也算是有一种别样享受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