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因你而变 用户进化2.0时代

互联网 | 编辑: 伞明 2007-12-19 10:30:00转载-投稿

互联网发展进入2.0阶段的显著特征即是用户作用的逐渐增强,不再是简单的受众,转而成为内容生产者。那么这种情形是否会出现在其他行业呢?例如,用户开始成为笔记本电脑的设计者?实际上,今天的商业活动当中,用户的话语权正在前所未有的增强。

众多企业们不仅在高喊“以用户为中心”的同时,并将这个理念落实到其生产产品、塑造品牌的每一个环节。套用web 2.0的概念,“以用户为中心”开始逐渐进化2.0阶段。而其显著特征即包括:倾听用户声音、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以及形成用户凝聚力。联想ThinkPad正是这种新理念的积极实践者。

ThinkPad多触点 倾听用户声音

“以用户为中心”要进化到2.0阶段首先就要学会倾听用户的声音,并与其形成良性互动。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常规的用户调研、回访无疑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ThinkPad应对这个挑战就是尽可能地建立与用户的有效触点,特别是在新的网络环境上。

当博客(blog)、维基(Wiki)等web 2.0应用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时,对ThinkPad用户来说,“Inside the Box”、“Design matters”等博客就成为其经常出没的地方。这些新平台既包括由联想资深工程师撰写的官方博客,也包括联想员工以私人名义开设的。如今,联想Think的工程师们正以这种易于被接受的网络平台,向用户介绍产品研发“秘密”,同时倾听来自用户的声音。

此外,Think工程师们的身影也随时出没在互联网的其他角落。密切地关注用户对ThinkPad产品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并据此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显然,通过这种有效的互动将用户真正地摆到中心的位置,才能进而实现鼓励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当中。

鼓励用户参与设计未来

近期ThinkPad通过举办 “回顾经典,设计未来”笔记本电脑设计大赛,鼓励用户去设计未来的笔记本电脑,把用户的灵感融入到ThinkPad产品的开发设计中。本次活动在促进ThinkPad与用户互动,进而了解用户需求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意义是顺其自然地把用户“拉进”了产品设计的过程中。

简单地说,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企业必须从用户的需求与感受出发,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这也是联想ThinkPad本次设计大赛所倡导的理念。不同于以往对现有产品提出改进意见,设计大赛赋予用户们设计未来笔记本的权利,让用户尽情展示自己对ThinkPad未来发展的看法,通过技术及功能的创新,打造未来的“商务利器”。

实际上,无论是产品的使用流程、信息架构、人机的交互方式等,都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预期的、视觉感受等各个方面。而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往往能对设计未来产品产生积极的影响。所谓好的体验正应该既来自用户,同时超越用户,而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拥有绝对的决定权。

“小黑”当道 形成独特品牌现象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网友聚会在北京悄悄举行。这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品牌召开的消费者大会,而是上百位ThinkPad用户为互联网上人气颇高的专门网举行的建站6周年庆典。专门网最初是由一位ThinkPad的资深粉丝开设的网络BBS。经过6年发展,目前专门网已经聚集了数万名ThinkPad用户,成为民间自发的ThinkPad用户交流网站。

这里的网友亲切地把ThinkPad称为“小黑”。而这里也成了“小黑”迷们交流技术问题、应用心得,甚至是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最佳平台。在专门网当日的活动上,“小黑”迷们现场展示颇具技术含量的笔记本电脑发烧成果以及收藏的ThinkPad的经典产品。其中,收藏最多的用户竟然已经多达上百台ThinkPad笔记本电脑,几乎囊括了ThinkPad自1992年诞生的所有经典产品。

实际上,业界普遍认为真正拥有“粉丝”的IT品牌只有两个,一个是Apple(苹果),另一个就是ThinkPad。而ThinkPad近年内几次成功召开用户大会也证明此言非虚。以2006年为例,来自全国数十个省市的百余名“小黑”迷齐聚北京,庆贺他们心中的偶像的生日。这是联想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召开ThinkPad Fans聚会,而当天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ThinkPad用户欢聚一堂,共同分享他们与ThinkPad的故事。

正如“ThinkPad之父”内藤在正所强调的,“未来,ThinkPad必将以更加鲜明的产品特性及持续的创新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而ThinkPad在全球拥有数以百万计的ThinkPad ‘粉丝’,他们的力量无疑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不断创新并引领行业技术潮流的强大动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