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人士不屑的幼稚病毒何以烧慌神州

互联网 | 编辑: 黄蔚 2007-12-30 00:30:00转载

在“熊猫烧香”后期的版本中,李俊给对手的临别赠语是:“对不起,你们辛苦了!很想和你们交流下!”不知道四年后。这种被称为高手之间的“飞鸽传书”还会在他和对手之间传递吗?2月,湖北省公安厅宣布“熊猫烧香电脑病毒案”告破,抓获李俊等8名犯罪嫌疑人。9月24日,李俊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不高明的病毒借着成熟的传播手段而迅速毒遍神州,因为不是李俊一人在战斗。

熊猫烧香案

李俊,一个水泥厂技校毕业的中专生,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电脑爱好者,一个被杀毒软件公司拒之门外的年轻人,荼毒了小半个中国互联网。如果不是地震引发海底光缆故障,那只颔首敬香的“熊猫”,还将“迁徙”到更远的地方。

李俊和他的“熊猫烧香”,让人想起差不多20年前,美国政府一位叫“Morris”的计算机安全专家所做的预言:一些懂技术的聪明孩子的恶作剧,在与公司或军方安全专家的斗智中很可能取胜。

Morris的儿子,一名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释放出世界上第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瘫痪了数千台大学和军方计算机,最后被判处3年缓刑、400小时社区服务和10500美元罚金。

李俊也没有逃脱法律的惩处。这位来自民间的网络科技高手,正面临4年的有期徒刑。法院认为,他的行为已经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自学成才的电脑爱好者

确切地说,“熊猫烧香”病毒现身网络,始于2006年年末,从今年1月份开始,病毒大面积爆发。法律文书显示,李俊从当年10月份开始制作病毒,他拥有3年的“从业经验”,此前的病毒“武汉男孩”、“QQ尾巴”均出自他的手笔。

与小Morris制毒是为了探索互联网的空间容量不同,李俊的行为更多暴露出牟利动机。参与侦办此案的湖北仙桃警方介绍说:被“熊猫烧香”病毒感染 后,计算机就失去信息保护能力,成为任人宰割的“肉鸡”。如果把“肉鸡”比喻成一座房子,李俊就是掌握钥匙的人。谁交钱给他,他就把钥匙交给谁,供其打开 房子偷东西。

李俊的“顾客”们感兴趣的,是包括游戏装备在内的网络虚拟财产。这些数据以0。9元到2。5元不等的价格售出后,制毒和购毒者还将进行分成。通过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短短两个月内,李俊便获利14。5万元。

在李俊归案之前,关于“熊猫烧香”制作者的身份,互联网上至少流传着三个版本:15岁的天才少年,流氓软件公司的副总裁,杀毒软件公司的工程师。

之后披露的消息证明,只有第一个版本稍微靠谱一些,但仍然谈不上非常准确。李俊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在“退休”和“买断”之前,他的父母均为 当地一家水泥厂的工人。李俊在水泥厂的子弟学校一直读到初中毕业,随后进入工厂技校学习“机电一体化”。直到这时,他才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基础教程。而他在 这方面展现出的长处,仅仅是打字速度快一些。毕业后,作为一名塑钢型材厂的工人,李俊每月工资仅有600元。

李俊真正投身网络,是他参加了一个网络技术培训班之后的事情。这种短期、功利、速成的培训班,在中国各大城市随处可见,因此李俊更多是属于自学成才的电脑爱好者。

让防毒人士不屑的幼稚病毒

最早拿到病毒样本并参与破解的,是一个16岁的福建少年。他叫李彬彬,网名“mopery”,英文中“闲逛”的意思。Mopery在一个网络社区的反 病毒论坛中担任版主,这里是“民间反病毒爱好者”聚集的地方。他们编写专杀程序,提供免费下载,是第一批和李俊过招的人。

在一些民间反毒人士看来,“熊猫烧香”并不复杂。和mopery联手的“农夫”打了个比方:如果把正常的文件看成一杯白开水,“熊猫烧香”就像油。感 染的时候好比把油倒进白开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油水之间的分界线。因此,要把病毒清理出去也很简单,就是以这个分界线为界,把病毒那一边的数据全部搬走就 可以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