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它成员的认可,双方家族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族的干涉而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一场悲剧,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它成员的认可,双方家族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族的干涉而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一场悲剧,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也有了一些启发。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这种现象,外来干涉非但不能减弱人们原有的追求,反而使追求者更加执著。
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渴望自我的独立,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他人控制,一旦别人越厨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有本能的反抗和拒绝,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固守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很多。正是这种心理反应,也形成了一种局面: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越高,欲望越强,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所以,人们往往不惜福,还会喜新厌旧。
罗密欧与朱丽叶现象就是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即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牌子埋在那里,结果是什么呢?青少 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企业中,如果员工的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内容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老板代替员工做出某种选择时,员工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员工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员工自己所渴望对象的喜欢。曾经到一家公司,发现老板不准员工工间休息。于是,很多员工借上洗手间、倒开水、拿工具等,找机会就休息,结果,工作效率很低。老板要求任何人不得走出车间,于是很多人找各种机会到外面透风。后来,我们组织员工讨论,是否可以将现有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结合,提出方案的缺点是可能会因为员工努力而增加劳动强度,而优点就是多劳多得。员工的选择是改革,我们就强调必须每天保证一定的工休,分时、分批到车进外换空气……结果却如我们的意料之中,员工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休息成为一种奢侈的选择。虽然也会有一些正常的工休,但是,已经没有人选择不断找借口停下来。
了解这一规律,很多事情如果我们不希望对方固执己见,就不要充当推波助澜的角色,就要善于尊重对方的选择,循循善诱;如果,我们希望引导不成熟的对方,利用逆反心理,将我们的意愿转变为对方的自我选择,效果会是出奇制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