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奇反盗墓暗器:连环翻板与吊石

互联网 | 编辑: 席文燕 2008-01-08 00:30:00转载

一些大型墓葬,在墓道中布置毒烟飞箭和先进的轮机,以射杀胆敢进入的盗墓者。若有不知内情或胆大妄为者,一旦进入墓道并触动秘密机关,毒箭“皆随轮机而出”密如雨点,将其射杀。若盗墓者晓得内情,只要小心谨慎,想法“断其机”,便万事皆休,任意盗掘,大发横财了。鉴于毒

一些大型墓葬,在墓道中布置毒烟飞箭和先进的轮机,以射杀胆敢进入的盗墓者。若有不知内情或胆大妄为者,一旦进入墓道并触动秘密机关,毒箭“皆随轮机而出”密如雨点,将其射杀。若盗墓者晓得内情,只要小心谨慎,想法“断其机”,便万事皆休,任意盗掘,大发横财了。鉴于毒箭飞刀法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墓主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系列连环翻板、铁索、吊石等反盗墓暗器。 
所谓连环翻板,即在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入坑内的刀锥之上,锋利的尖刀利刃将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人体落坑后,由于木板两端各有相同重量的物体相缀木板很快复归原状,并保持平衡状态,静静等待下一个来者。如此往复循环,盗墓者也只能前赴后继地赴坑绝命。民国年间,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于云门山发现一大冢,墓道之中有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当时坑中积水甚多,待把水抽干,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显然是盗墓者所携。但此墓还是遭到盗掘,室内器物所剩无几。
清理人员发现,在连环翻板之上有两架木梯相接,木梯已朽,但仍能见出形状,这无疑是后来的盗墓者想出的破解之法。只要将木梯放入墓道,盗墓者沿梯而入,如履平地,一切翻板与陷坑、利刃都枉费心机,无济于事了。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智慧较量,令人惊叹。
  其二,铁索吊石。石板一般约3尺见方,厚约3寸,周身穿多个小洞,以金属索链穿洞而过,呈捆扎式系牢,石板平放安置于墓道顶部。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悬于顶端。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索链由石板而下,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跷板呈条状,长宽根据墓道具体情况而定。吊起之石可在墓道顶部悬挂三层,各层互不相依,索链通过石上孔洞收缩进出。
一切完毕后,施以伪装,外人不知其诈。若有盗墓者进得门来,踏入跷板条,板条一端必下沉。外力作用迫使绷紧的索链某处挂钩脱落,如同打井的轱辘突然放松,悬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将躲闪不及的盗墓者拍成肉饼。因跷板呈细窄的长条状,只有被踏后才能导致悬石落地,而相邻的其他跷板则安然无恙,仍静静地伏在原处等待下一伙盗墓者的进入。一旦盗贼的脚步踏上,与之相连的悬石相继落下,再次对胆大妄为者给予致命袭击。如此往复,直至三层悬石尽坠于地,杀伤数人为止。
像武则天的乾陵那样倾一国之力和集当时最优秀的专家、工匠建造陵墓,并殚精竭虑,出谋划策设置防盗措施的毕竟是少数。武则天的陵墓之所以历千年而没有被盗,除了墓道封闭严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进深远远超过其他陵墓。盗墓贼若遇到墓道中铁水浇巨石的情况,通常的破解之法是:大体估算墓道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越过墓道,在接近墓室的山体上斜着向下打洞,将岩石一块块取出,不出半月或一月,即穿透山石,进入墓室。
河北满城汉墓虽不是盗墓贼盗掘,但是由搞国防工程的解放军在山中炸石炸出来的,当时所炸位置就是墓顶。武则天之乾陵因进深大,墓道长,塞石多,若越过墓道在墓室上方的山体一侧打洞凿眼,势同凿一座大山,所耗费 而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这类的中型墓葬,即使当年在墓道之中填塞巨石并以铁水浇铸,聪明的盗墓者在不能用牛向外拉的情况下,就会在墓道的尽头上方斜着开山凿石,用不了一个月便可凿透岩层,结局仍然是一样的。因而,有人面对这种状况,便绞尽脑汁,另谋高招,以阻止盗墓者进入。于是,制造迷宫的方式、方法便诞生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