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七体验之第一天:R56的初体验

互联网 | 编辑: 伞明 2008-01-11 10:30:00原创

在BenQ通知笔者会将R56拿过来进行评测之后,笔者马上上网去找R56的资料,由于R56是一款新发布的机器,所以从网上并无法得到更多的信息,只能看到基础的配置和大致的外观形态。不过即使看到这些,已经叫笔者兴奋莫名了,对于一款双核+8400GS独显的15英寸笔记本的价格可以做到万元左右,在工业设计上又是如此出色,使笔者越发期待这款机器了。

将机器拿到实验室之后,笔者用最快的速度将包装拆开,这时一个完整的R56就呈现在了笔者眼前。深蓝色和黑色的搭配,使R56在外观上看起来成熟稳重,而又不显出一般影音笔记本的臃肿笨重,还可以彰显着主人尊贵的身份。

机身整体结构紧密,线条流畅明快,而一丝不苟的做工和紧凑的机身则延续了BenQ一直以来的设计风格。

翻开顶盖,一眼就会看到屏幕上方集成的130万像素的摄像头,它可以方便地进行视频聊天、视频会议等工作,也非常符合目前笔记本集成摄像头的潮流。

BenQ R56的顶盖做工非常扎实,这样对里面的液晶屏起着非常好的保护作用,笔者即使用手挤压液晶屏也不会发现屏幕上有水波纹出现,这是一般的笔记本所不具备的(一般的大屏幕笔记本为了设计轻便,经常会在顶盖上偷工减料,轻轻一按液晶屏上就会出现水波纹,无法很好地保护好液晶屏)。

另外,也可以看到,与HP的Inpint技术不同,BenQ使用的是实实在在的涂层技术,这样无论怎样开关上盖,你的指纹都不会留在表面上。单锁扣的屏幕开合装置,转轴阻尼适中,即使是单手也能顺利开合顶盖,并可以180度张开。

说完了外观,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接口。BenQ R56左侧的接口从左至右依次为HDMI接口、e-SATA接口、IEEE 1394a、Express卡插槽和多功能读卡器接口。

这里我们要尤其提到的是BenQ R56使用的HDMI和eSATA设备的接口,他们虽然排列较为紧密,但由于二者的大小基本相同,所以依然可以让两个接口均能同时插入设备,而不会造成空间上的冲突。

散热出风口设计在机身左侧,这对习惯用右手使用鼠标的用户来说是较为合理的设计。另外从硕大的散热出风口向里可以看到里面的密密麻麻的铜片,其散热能力也必定不同反响。

BenQ R56的右侧接口从左至右依次是耳机/光纤输出接口、外接Mic输入、三个并列的USB2.0接口。然后是DVD刻录光驱,Modem接口和直流电源接口。不过这三个USB接口的并排设计就不像HDMI和eSATA设计的那么人性化了,但凡有一个设备拥有稍大的一些体积,那么势必会影响1~2个USB口的使用。其实莫不如将Modem口去掉,扩展3个USB口之间的空间,毕竟就目前来说,Modem已经快成为一个被淘汰的部件了。

BenQ R56的机身前端没有任何接口。机身后面则分别是一个竖放的USB2.0接口、以太网接口、VGA视频输出和电脑锁孔,这种设计非常合理,不仅又增加了一个USB设备的接入点,也给以太网和VGA视频输出接口这样的需要大线缆连接的接口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总结:
BenQ R56的做工非常精良,丝毫不显粗糙,已经超出了同等价位产品一大截。另外在外部接口上,R56也属于异常丰富的,这也与15寸笔记本的大空间是分不开的。尤其是HDMI接口的放置,使R56拥有了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的输出,也使R56有了成为家庭影音娱乐中心的重要资本。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