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对抗通胀“全球公敌”

互联网 | 编辑: 周济 2008-01-29 10: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世界物价涨声一片

物价,无疑是2007年经济生活中最牵引人心的话题。无论从重要性还是艰巨性来考量,防止物价从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这一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之一,都不亚于一场战争。

这是一场遭遇战,在2007年开始的时候,很少有人预料到今年CPI会攀升得如此之快;

这是一场攻坚战,面对肉价飙升引发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国家及时采取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加强监管、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保障了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这也是一场持久战,面对国际能源、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国内流动性过剩、资源价格改革势在必行带来的物价上行压力,防止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更关键“战斗”,在2008年还将继续。

世界物价涨声一片

上周末,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消息迅速传开。一直关注湖北房市的但先生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武汉的房价又该大涨了。

这种预测并非臆断。6月上旬重庆、成都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两地房价便出现大幅上涨,重庆甚至创造了9天内上涨7.6%的奇迹。

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房价高歌猛进已不是新闻,有人继续看涨,甘愿屈尊“房奴”高位买房,有人则坚定看跌,静待房价低下“高昂的头”。

与在楼市里多空双方可以充分博弈不同,在另一个领域,无论是谁,都只能“吃进”——这,就是食品,而后者年内的涨幅却远远超过了房价。

“前两天才卖20元一公斤的活鸡又涨到了24元,街上的肉包子每个从5毛涨到了8毛钱,而且馅也比以前少了,吃的东西涨得太快了。新闻里说,五大发电集团已经集体要求上调电价,是真的吗?”江西一位许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前些天突然向记者询问。

相信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有太多的人也怀着相同的心情,密切关注着物价走势。而事实上,几乎同一时刻,世界上众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经历着相同的遭遇。

“一般大众所面对之民生必需品如面条、面包等无一不涨。台湾食物类权重占消费物价指数为25.05%,物价不断上扬导致一般大众购买力大幅缩水,薪资阶层叫苦连天。”在中国社科院日前出版的《2008年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一书304页中,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王俪容等学者作出了这样的描述。

国家发改委上周发表报告称,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被国际上誉为“金砖四国”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国内的物价均出现较大幅上涨。根据报告,新兴市场经济体9、10月份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超过5%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俄罗斯(10.8%)、南非(9.7%)、阿根廷(8.6%)、越南(8.1%)、印度尼西亚(6.9%)、印度(6.7%)、中国(6.5%)和中国台湾(5.3%)。巴西9月份通胀率为4.1%,10月份为3.3%。而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通胀率也在不断上升。

在全球粮食、能源价格高涨的拉动下,通货膨胀的“幽灵”在全球游荡。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