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07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上,在会上,各方企业代表和业界专家呼吁,由于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正遭遇“瓶颈”,培育我国软件外包中高级专业人才成为重中之重。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行业预测数据,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将达13000亿元,未来几年的年增长率将不低于30%。在这一态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将持续放量。
据介绍,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困境,是由于我国地域间在多种资源上存在落差导致的。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很多跨国企业的外包中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力成本相比其他外包国家低,然而由于目前整个外包产业升级,在软件生产过程中的各方人才需求量加大,特别是具备一定经验的软件项目经理、软件测试人员、系统架构人员的社会供给量不足,需求远大于供给的矛盾很突出。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迅猛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正逐渐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为了保证软件在出口时的高质量,几乎所有的软件外包企业在软件产品提交前都需要大量的质量控制工作。有调查机构曾做过数据分析后认为,在通过必要测试后,软件缺陷数可降低至少75%,而软件的投资回报率可达到350%,,对此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已意识到测试的“经济价值”,尤其对于大中型软件外包企业而言,降低软件缺陷的一分可能,便可转化成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大企业来说,软件测试显得更加重要。据了解,国外软件企业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人数比基本是1:1,微软更达到了1:2。而在国内这一比例基本在
5:1至10:1之间。据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测职位的不超过5万,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不到30000人,有五年经验的不到10000人,目前我国软件测试人才缺口为30万人,且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x1]时间描述不准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