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网上互换年货 需提防交易陷阱

互联网 | 编辑: 2008-02-15 10:07:00转载

 

浙江日报杭州2月14日讯 “MP3已经有了”“保健品太多了”……多余的、不称心的春节年货和礼品囤在家里怎么办?春节长假过后,网上的年货年礼交易日渐“热”起来,网友们纷纷在网上“晒”起余下的年货和收到的礼品,卖的卖、换的换,不亦乐乎。  

年货互换续品“年味”  

温州网友叶女士平时就喜欢将家里闲置的物品通过网络进行物物交换。春节过后,她母亲也坦然地拿出亲朋送来的保健品,让她放到网上“换”些实用的日用品,或者折价抛售。  

记者看到,这两天,易物网、换客网等网站的“春节年货”专区特别热闹。交换的年货中除常见的食品类外,电子产品也“粉墨登场”。乐清网友“孤单芭蕾舞”原先自己已有一台MP4,过年时,又收到一台MP4,于是就在某易物网上发布消息,想和别人交换价位相近的其他电子产品。  

“将自己家里闲置的年货、礼品通过网络与天南地北的网友交换自己所需的东西,不仅能提高年货年礼的利用率,还是节后继续享受年味的一种方式。”杭州网友“不再孤独”认为,每个地方的年货或者春节礼品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在交换年货的同时,其实也是把当地的民间习俗传递给另一方的网友。  

实体小店趁势“扫货”  

节后的购物、易物网上,不仅普通的“换客”特别活跃,一些实体小店也在这段时间以较低的价格抢购物品。  

在杭州某论坛的“跳蚤市场”专区里,一家综合商店的老板今天特意发帖,收购名酒、香烟、保健品。网友许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开小店的,这几天已经在网上购得了不少礼品。因为春节过后很多人急着处理多余的年货或者礼品,一般都大致估个价后,比较便宜地甩卖或者交换,所以也是他“进货”的好时机。  

暗存陷阱还需提防  

交换年货年礼,可以将自己不喜欢、不实用的物品“变成”称心如意的东西,特别受网友欢迎。但因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很难保证,所以在交换过程中不能不留意暗藏的陷阱。  

网友“sofiya”就因为一时疏忽,没有注意生产日期,换到了一盒即将过保质期的金华火腿,只能接连几天烧火腿吃。记者发现,许多网友发布的“换物帖”上,并没有注明食品类年货年礼的保质期,因为礼品交换的双方一般是陌生人,很多时候是以邮寄形式交换,这就很可能换到超过或即将过保质期的物品。一些人也在这期间,以次充好,通过网上换物处理假货、次货。  

有丰富换物经验的网友建议,交换的双方最好在同一座城市,以便见面交易,可当面查看外包装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果条件许可,还要检查礼盒内物品是否完整,其新旧程度是否和帖子中所描述的一致。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