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小灵通用户数在今年的8月份超过了8000万户,对于一直处在众多置疑之中的小灵通,这一数字有着一种特别的意味,但这肯定不是小灵通最终的数字。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结果,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小灵通用户和2004年年底相比净增用户 1488万,在今年前6个月,月平均新增用户量接近250万。以如此的速度发展,明年年初,小灵通用户数将肯定超过1亿。
世事难料。即使已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小灵通依旧生活在众多置疑和3G阴影之中。许多人似乎并不接受小灵通迅猛发展的事实,在他们看来,小灵通迟早是要被淘汰的,而且很快就要成为现实,因为3G就在眼前。
而这种置疑也不是全无道理。从诞生至今,套用一个眼下很热的词,小灵通一直被人“PK”着。在今天3G已是一触即发的情况下,8000万户之后 或者1亿用户之后的小灵通,显然将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在置疑者眼中,3G将和小灵通一块站上“PK”台,并最终将小灵通“PK”掉。
不过,这种愿望似乎在未来的5年内很难成为现实。8000万或者1亿的用户数是一个庞大的概念。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小灵通肯定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被淘汰消亡,但2G也会有如此命运,3G也会如此。不过,小灵通的消亡不是今天,3G也不是它的掘墓者。决定小灵通命运的是市场需求,而这种需求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还很旺盛。
半年发展了1488万用户
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结果,截至2005年6 月底,全国小灵通用户达到 7980 万,和2004年年底相比净增用户 1488万。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统计显示,作为固网业务的补充和延伸,小灵通业务是固网运营商目前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和目前电信市场最活跃的业务之一。2004年全年和2005年前6个月,固网运营商新增固话用户中将近60%来自于新增小灵通用户。现在小灵通网已成为中国除GSM网络外最大的无线公共网络。
是什么因素使得小灵通的发展如此成功?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蔡翔主任认为,小灵通的成功有着其必然的市场需求。作为电信改革的产物,小灵通的出现可谓是生逢其时。而中国的人口结构分层较复杂,各种通信方式的市场需求都很大。小灵通作为固话的延伸和补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无线通信的消费门槛,其低廉的资费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发展的要求。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将小灵通作为“通信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小灵通项目的建设。
第二页
而运营商积极的网络建设和优化使得小灵通网络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用户的发展。目前中国电信除深圳等9省市采用CDMA1900M外,其余14省市全部建设了小灵通网络。而中国网通北方10省几乎全部采用了小灵通技术。蔡翔介绍说,如果用户的实装率达到了75%以上,网络就必须要扩容。从2004年底开始,两家固话运营商开始大规模推进小灵通网络的扩容和优化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要和提升小灵通的服务质量。今年1月,中国电信和网通斥资1.6亿美元进行了江苏、浙江、四川、山东、河南和北京六省的网络扩容。日前,两家运营商又与UT斯达康公司签订了1.67亿美元网络扩容合同,对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广西、福建、云南、黑龙江、辽宁、山东、内蒙、北京等地进行网络扩容和升级。在北京,今年6月,小灵通网络已覆盖到北京地铁沿线。
此外,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积极的推动了小灵通市场的发展。实际上,小灵通运营商以及制造商也不断地进行技术和业务创新,例如,实现小灵通和移动电话之间的短信互通、推出机卡分离小灵通、进行营销创新等,这些对小灵通业务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机卡分离小灵通为例,今年5月份,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运营商联合UT斯达康、华为、中兴等终端厂商积极推动小灵通终端的机卡分离。从机卡一体到机卡分离,小灵通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机卡分离小灵通不仅带给用户终端选择的多样性和灵活 性,而且也将带来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从更深层次看,机卡分离小灵通的商用,是对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一次深度调整。小灵通机卡分离使得小灵通增加了一个极具分量的竞争筹码。
除此之外,中国电信和网通近日开始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一项“QBOX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灵通用户的增长。QBOX针对固话用户,通过固话和小灵通的无缝融合,使家中固定电话随身走,满足移动通话需求。室内,小灵通是无绳电话分机;室外,小灵通是公网无线市话。在家中为小灵通手机用户提供有线的质量,完善小灵通网络覆盖。这项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许多用户的欢迎,已成为电信和网通当前拓展固定电话增值业务的主要手段。
在蔡翔看来,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中,虽然移动运营商也开始以低资费等方式强力进军低端市场,挤压小灵通的生存空间,但移动运营商显然在终端方面下的功夫并不深,他们推出的500元以下的手机显得粗糙笨重不说,功能也往往落后于用户的需求。而小灵通手机则不然, 包括UT斯达康等公司推出的小灵通手机新品迭出 ,功能配置不断提高。除基本的通话功能外,很多产品都具有彩屏、内置摄像头、和弦铃声等时下最为流行的元素。同时,由于今年年初各地相继实现小灵通与手机短信互通,小灵通所能提供的业务已从单纯的电话话音发展到多种移动数据业务,包括短消息、上网浏览、移动定位、移动电子邮件、移动下载、视频等。这些新业务、新服务、新产品的推出,使得许多用户在选择无线通信服务的时候偏向了小灵通。
第三页
3G不是终点
虽然小灵通已有了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但在置疑者的眼中,如果中国启动3G市场,小灵通将会很快退出,因为运营商将会把全部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3G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商上,而其用户将会很快被转网或者被分流。
这是一个标准的3G “PK”小灵通的版本。果真会如此吗?
作为中国电信的战略发展研究人员,蔡翔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3G将是小灵通发展的顶点,但不是终点。小灵通和其它技术一样,将与3G共存多年。“至少应该是10年吧”,蔡翔说。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一位专家也认为,小灵通无线市话和第三代通信网络是具有不同定位、不同市场的不同的技术,两种技术可以互为补充。中国通信市场对于无线市话业务潜在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小灵通业务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未来的3G业务共存。而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吴鹰表示, UT斯达康开发的小灵通iPAS核心网(OSX)符合下一代网络(NGN)的标准,绝大多数业务服务器可以通过升级同时支持固话、3G、小灵通以及NGN网络,因此从核心网演进来看,小灵通和3G两个网可以共存在一个网内。
事实上,在日本等国家,尽管高速3G网络已经存在多年,但是小灵通仍旧存在,而且现在日本小灵通运营商Willcom的用户还在以每月8万户的速度增长。目前UT斯达康iPAS小灵通无线市话系统在亚洲、拉美的多个国家实现了大规模商用,这其中包括泰国、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以及洪都拉斯等拉美国家。而在中国台湾市场,PAS技术凭借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和丰富的增值业务在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超过100%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目前,台湾的PAS用户已近百万,其中绝大多数用户是已有的移动电话(GSM)用户。
但市场估计,国内小灵通用户达到1.2亿用户将是一个饱合值。3G时代的小灵通市场下滑将是必然的,蔡翔认为,3G丰富的应用将会对现有各种电信业务产生冲击,而且小灵通用户的忠诚度不高,变化的机会可能会更大些。
而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固网运营商来说,得到3G牌照将是转型的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两家运营商对于小灵通的市场期待并不会太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在3G时代放弃小灵通。毕竟从目前的市场需求看,3G与小灵通客户群体的定位不同,3G和小灵通在技术上也各有所长。除此之外,小灵通在系统网络和终端上的综合成本的优势短期内也是没有任何一种通信方式可以匹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