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博文:电视台虚拟主持人风云再起?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8-02-22 00:30:00原创 返回原文

看来在近期,虚拟主持人至少会在手语新闻这个领域里继续发挥作用。不过,我唯一担心的是,采用了虚拟手语主持人以后,原来那些真人手语主持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BTV的虚拟手语主持人表现不错

这几天跑到北京参加一个厂商的新品发布会,被客户安排在酒店休息,早晨起床以后照例打开电视看看今天的国内外要闻,突然发现一个满好玩的东东。这是北京电视台早上的手语新闻节目,乍看上去和其他电视台的手语新闻节目相近,也就是有一个正式的主持人在画面中央,然后屏幕右下角有一位手语主持人。她负责把主持人的新闻以手语的方式报道出来,以方便听力有障碍的观众了解新闻。当然,在播出新闻画面时,这位主持人也会一直在画面右下角工作着。

然而,当我仔细看了几眼这位手语主持人后才发现,这位面貌清秀的红衣MM并不是真人,而是一位由电脑合成的3D虚拟主持人!只见她正有条不紊的将新闻稿以标准的手语动作一一展现出来,动作细腻流畅,与之相应的面部表情(口语需要嘴部动作辅助)也显得相当自然平滑,绝无生硬之感。

据说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其实挺早就已经采用虚拟手语主持人代替真人手语主持人进行手语新闻的播报了,只是上海好像还没有引进这套系统,作为一名IT行业编辑,我在这方面多少有些孤陋寡闻了——惭愧!

相应系统其实早已成熟

我在网络上查询了有关央视和BTV虚拟手语主持人的信息,结果发现早在04年这套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并开始小规模的投入试用。而今天,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升级,这套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开始进行比较广泛的应用。

我找到了这套系统的官网网站 http://mmi.ict.ac.cn/xtjs/xtjs.asp 。这个叫做先进人机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的机构通过多年研究最终开发了这套系统,该系统的关键在于手语的识别:

“◇关于手语识别

手语识别是要将听力障碍者的手语转换成正常人能够理解的语音或文字的技术。

◇关于手语合成

手语合成是聋人会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正常人话语自动转换成聋哑人可以理解的手语。我们采用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包括6DOF传感器和数据手套)建立中国手语词库,然后应用合成技术,对于给定文本句子(可由正常人话语转换而成),自动合成相应的人体运动数据。最后应用计算机人体动画技术,将这些运动数据应用于虚拟人,由虚拟人完成合成的手语运动。本项目中的技术可扩展到其它虚拟人合成应用领域,包括:人机交互、运动表示、人机功效、视频压缩、游戏娱乐、军事训练等。

◇关于中国手语合成系统

中国手语合成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开发,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正常的语言转换成词语,通过虚拟人和手语合成技术,帮助正常人和听力障碍者交流的一种系统。同时,本系统也可以用于手语、手指语教学。

在追求人机和谐的今天,基于三维虚拟人合成技术的中国手语合成系统有助于聋人群体使用电视、网络、电话、计算机、电影等高科技产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手语的标准化,扩大标准手语的使用范围,从而扩大聋人群体的社会交流;有助于聋人受教育的环境,为他们增加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以上是官网对于该系统的一些介绍。其中比较关键的这套系统只要给定文本(新闻稿),就能自动生成相应的手语(动作捕捉技术收录的手语动作)。

我所知的以往的一些虚拟主持人都需要事先根据节目内容制作相应动画,每组动画只能对应一次节目。也就是说,播出一次节目就需要动画制作人员忙碌一次,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投资巨大。现在这套系统部署以后,每次播出只需要电视台工作人员把新闻稿交给系统自动生成手语动作就可以,根本无需重新制作手语动画,这无疑是相当经济高效的做法。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的话,这种进步就好像从传统雕版印刷进步到了活字印刷。

国内外虚拟主持人的发展

在我印象里,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出名的虚拟主持人是来自英国的安娜诺娃(也称阿娜诺娃Ananova)。这位蓝绿头发的酷妹是在2001年由ANANOVA.COM制作的,出世之时很是风光了一阵。紧随她之后则有美国的VIVIAN,韩国的LUSIA等人,当然还有来自日本的美女寺井有纪Yuki Terai等等。不过,这股风潮似乎很快就吹过,目前这几位当年的人气主持人早已渺然无踪,即使是去她们各自的官网也已经找不到多少相关资料了。

安娜诺娃与寺井有纪

在中国国内,曾经最出名的虚拟主持人大概是下面这个家伙——言东方。

这位仁兄的前身叫做比尔邓,也算紧跟着ANANOA出道,不过收到技术能力影响,他还长不出人家安娜美眉的一头秀发(?!),所以只能光头示人了。或许是开发者自己也觉得这个造型太对不起观众,而且比尔邓这种显然不太和谐的名字也不像是中国的主持人,所以后来这个家伙经过几次整容后就以“言东方”的形象再次出山了。

我自己没有看过言东方同志的节目,但从上面这张图片来看我好像也应该不会对这种节目产生太大兴趣。据说该老兄在北京主持了几期科技类节目后因为社会反响不大,加上制作不便成本也高,后来就很快的告别了观众,无疾而终了。

此后,国内似乎就一直没有什么出名的虚拟主持人(其中各地方台还七七八八的搞了一些出来,但大多造型一般,且收到技术限制多是没头发,没嘴巴。。。可怕啊),直到2004年央视6套电影台推出了“小龙”这个角色。

虚拟主持人的未来在哪里?

应该说,小龙的造型比起01年的言大哥实在是进步太多太多,尽管动作依然有些生硬和重复(动作捕捉数量不够吧),但配合着央视先进的虚拟演播室系统,小龙的电影回顾节目看起来还是满顺眼的。现在这套节目好像也已经停止了,原因似乎也是因为制作成本太高且周期不灵活的缘故。

站在虚拟演播室中的虚拟主持人小龙

尽管在电影行业已经先后出现了《最终幻想》和《贝奥武夫》这样的全CG巨片,虚拟角色已经完全可以替代真人演出电影。但目前看来,至少在节目主持这个行当里面,真人主持人们暂时还不需要担心丢失饭碗。

由于电视节目内容限制、播出时间总长较电影更长、且每期节目制作周期很短,因此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想在现阶段制作出一个与真人表现接近的虚拟主持人不是做不到,但所花费的人力、财力、时间成本将远远大于邀请一名大牌真人主持出镜。换句话来说——不是做不到,只是不合算。所以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电视台都已经不再考虑制作一个替代真人,独立负责整个节目的虚拟主持人形象了。

最终幻想电影版女主角AKI

贝奥武夫的CG人像已堪称完美

相比之下,类似BTV所采用的无需重复开发、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操作简便且表现准确的虚拟手语主持人倒是一个很不错的应用方案。在手语新闻这个特殊应用环境里,我们无需过多考虑虚拟主持人的外观造型(只要比较顺眼,像人就行),也不要考虑它的表情神态(只要嘴部能做出标准口语动作就行),只要手语动作足够自然精准,能够准确还原新闻稿内容就一切OK。这个虚拟主持人的使用不但可以节省人力成本,而且在节目制作时候不用担心两个主持人之间的配合同步问题,制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特别适合新闻节目的播出。

看来在近期,虚拟主持人至少会在手语新闻这个领域里继续发挥作用。不过,我唯一担心的是,采用了虚拟手语主持人以后,原来那些真人手语主持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本文首发于我的博客,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blog.pchome.net/~1269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