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 in Tokyo》——春卷在东京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5-09-10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CHUNJUAN

上了去东京的班机

9月初的几天,我应富士中国FUJIFILM公司的邀请,与国内其他几家媒体的朋友一起登上了前往日本东京的班机。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报道富士在日本的相机、CCD生产工厂以及产品研发部门,另一个则是体验最新的富士消费旗舰相机S9500并拍摄样张,为产品评测做准备。

这两项任务对我来说都很轻松,前者是因为早以做过富士苏州工厂的报道,该类内容写起来是轻车熟路;后者更是因为本站早就领先其他媒体完成了S9500的评测专题,所以也就不必和其他媒体朋友抢用数量有限的样机了。

其实这次行程的时间表还是比较紧张的,活动范围也仅限于东京都与仙台。整个访问安排大抵以会议和参观为主,惟周六一天被安排去东京DISNEY放松一下(其实还是为了拍摄样张)。因此,看行程似乎没有什么可能进行摄影创作了,我下面的这些照片基本都是在工作之余抢时间拍摄的,画面多为傍晚、夜间或者车窗外的景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了。

东京新宿住友商业大厦53F观光台上的自拍

为了这次访问,我特地带上了公司里的富士S3PRO相机——本来就是参加FUJIFILM的活动么,带这台机器正是恰倒好处。镜头方面则完全由适马中国公司友情协助,总计三款镜头,分别是:17-35mm F2.8-4的广角头、70-200mm F2.8的经典小黑以及刚刚送到的新30mm F1.4定焦头。此外,为了保证拍摄顺利,我还收拾了一大把AA电池、2GB的CF卡、512M的XD卡、SB800外闪、冲电器等等等装备。。。有朋友打趣的问,你不就是去开会吗,干吗这么大包小包的出门?其实,这一机两镜或三镜的配置早就是我出门的标准装备,无论是FUJI还是CANON还是OLY,每套装备出门还是尽量带齐全,宁可重一点也不要碰到好场面望景兴叹或用狗头凑合——再说下次什么时候再去日本实在很难说,还是准备充足一点吧。

和以往一样,我不太喜欢贴多少地标性的风景照或者大家都很熟悉的景物(尽管自己实际拍了不很少),而短短几天在东京的会议访问活动也导致我根本谈不上对日本有什么整体印象,因此下面的这些照片大家还是当S3PRO+适马照片的实拍样张来看吧。

关于本次富士日本的访问报道,请访问:

http://article.pchome.net/00/07/12/40/?31,

关于富士S9500相机的评测专题,请访问:

http://article.pchome.net/00/06/73/84/?3,359

关于富士苏州工厂的报道,请访问:

http://article.pchome.net/00/00/84/23/?14,

的确是“看起来很干净”

即使没有亲自去过日本,但从朋友或者其他渠道得来的信息都说日本是个很“清洁”的国家。从美国西北航空的班机上一下来,再由大巴载着我们从成田机场到东京时区一路走过,所闻所见,这个地方的确看起来很干净。

尽管离日本工业基地并不太远,但这个两千万人口的庞大都市的天空依然是一碧如洗。且不用说北京上海广州,就算是国内几个沿海旅游城市的天空也不过如此了。

这张看起来“很日本”的照片是我用30MM镜头在仙台站外拍摄的。相比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东京,这个中小城市的环境更是令人赞叹。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反正马路边看不到纸屑,树丛里没有垃圾袋,楼上楼下也不见空调水伴着“天女散花”。

这张照片拍摄自从我们从品川酒店前往东京DISNEY的路上,似乎东京市区外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依然是都市区而非城乡结合部)就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记者队伍里有人小声赞叹,说这里的确是个适合养老的好地方。我撇了那人一眼,没有说什么。

但凡环境保护的好的地方,花鸟鱼虫自不会少。整个日本森林覆盖率放到世界各经济大国中绝对可以数一数二;城市里也常常可以看到麻雀老鸹齐飞的景象;鱼?酒店楼下就有一个锦鲤鱼塘可供宾客观赏;至于虫么,好歹在下电梯时瞥见玻璃窗上正趴着这么一位。

不得不承认,在这样的环境里,大部分人都能颇为自觉的保持环境卫生,就算过去有什么不良习惯到了这时也多少要收敛一点。这个MM在喝完矿泉水后很认真的把塑料瓶上的包装膜撕下来,然后细致的把包装膜与瓶子分别扔到两个不同的分类垃圾箱里。

——垃圾分类竟能做到如此繁杂细致,这让我多少觉得有些过了。

前面已经说过,很难在日本街头看到行人随意抛洒的纸屑杂物,即使是在一些建筑看来颇为陈旧简陋的拥挤居民区里也是如此。在DISNEY里曾看到一对母女不小心把手上的爆米花洒落在地上,还没有等工作人员过来清扫,母女两人就跪在那边用手捡拾那一地的爆米花,一边对旁边经过的游客连说“对不起”。这一切给我们一行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闹市路边的花园里居然还能看到这样的小家伙,跑在国内大约不出半天就。。。有人看守的广场鸽尚且难逃清真乳鸽的厄运,何况是这无主的红烧野鸭?

日本的确看起来很干净,惟有一点让我觉得不爽。那就是满大街都可以看到各类小广告。这类广告倒并非国内“老军医”或者“南国一针灵”之类,而是某某党派某某某某的竞选海报。

乍一眼看起来挺干净的街道,仔细分辨一下,却发现后窗上其实还有这样的垃圾。

在东京的上空眺望

每天结束会议或者访问的时候都是傍晚了,稍过一会天色就会黑下去,于是一有机会稍微早回市区就立即背上相机包到处咔嚓。东京都市中心区域的几幢高楼在顶层都有免费的观光窗口,这里也是眺望整个东京的最好场所。

不过,这些免费的观光口所能看到的市区面积往往非常狭小,想要看更多?想要更好的角度?欢迎光临旁边的各家餐厅和酒吧,在那里肯定可以让你欣赏到比那小小的观光窗口更宏伟,更壮丽的东京——当然,你必须首先完成点菜点饮料的手续。

然而,还是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游客们不必付出多少日元就能饱览整个东京景色的,那就是东京都厅大楼的南、北两座展望厅。东京都厅大楼建筑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反正我早在许多日本电视剧或者类似名侦探柯南这样的动画片里见过这个双塔建筑。而在其南北双塔建筑的45F上分别有一个大型的免费展望厅。

我们到达都厅(其实是市政府办公大楼)的时候已经快要18点,只剩下北展望厅依然开放(南厅17点30分结束、北厅23点结束开放)。整个展望厅人头济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拥挤但依然很有秩序的在窗前挪动。

展望厅里也有一个小小咖啡吧,不过价格相比其他几座大楼上的酒吧低廉许多,其占据的面积也不大,基本不影响不消费的游客360度观赏东京市容。

从窗外看去,天色已经渐晚,可惜富士的朋友催促我动身参加晚上的招待会,手头也没有合适的三脚架,拍摄一张灯火辉煌东京夜景的计划只好告吹。临走时远远望见那个红白相间的熟悉建筑,猛然意识到那就是在电视上见了多回的东京塔。立即手脚麻利的摘下30MM换上小黑,咔嚓上了这张也算在这个著名建筑前“到此一游”过了。

抽象的建筑的抽象

记得上此听美国摄影大使马歇尔的讲座时,他展示出了一张他在东京拍摄的对面办公楼密密麻麻窗口里疯狂加班工作的人们的照片。当时,老头风趣的说他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密集的办公室和办公人员,当他回到美国时想拍一张类似的照片却再也没有看到过这样密集的画面。

今天我也注意到即使已经过了6点,东京的这些办公楼里依然灯火辉煌,似乎所有办公室里都有人在加班。索性举起小黑,拍摄几张办公室灯光的特写。不用在意画面中被拍摄到的究竟的是哪幢大厦,哪家公司。

哦,还有一张我想要拿出来“炫耀”一下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回到第一页那幢新宿住友商业大厦的地下一层拍摄的照片。当时就发现这幢建筑的三角形中庭非常有特色,想从顶层向下拍一张类似上海金茂中庭的照片。但是在实际拍摄时却发现这幢大楼的中庭向里的部分被玻璃封闭了,怎样也难让镜头冲下取得一个好的角度。后来下楼经过底层大厅时发现地面中央实际是透明的厚重玻璃地面,此时猛然想到是否能够从地下一层向上拍摄整个中庭呢?

于是,我最后就拍到了这张照片。

电车男和电车女

KDS的朋友们最近正在讨论一部大热的日本电视剧,名字是《电车男》,讲的似乎是一位普通小伙子在电车上追求MM的故事。我对日剧并没有太大兴趣,不过对电视里叙述的电车有点印象。所谓电车,大抵是我们所谓轻轨、城铁、地铁等都市铁路交通系统的统称(电力驱动),而东京电车系统的发达复杂程度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反正我看了一下,东京都市区长长短短连JR,私营各线综合在一起,居然有35条电车线路!回想国内几个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无论上海、北京都还有很大潜力而可挖啊!难怪东京市区的公交巴士并不多,反正有这样繁忙和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想去哪里都可以。

可惜,再多的电车线路似乎也很难满足东京两千万人口的出行需要,车厢里人满为患的情形倒和上海地铁一号线延伸线一摸一样。更夸张的是在类似山守线这样繁忙线路的车站上,我们真的能看到有不少工作人员站在车厢门口“帮助”后到的乘客挤上列车。当然,所谓帮助,就是一个字——“推”!

不过,再繁忙的线路上至少还有一个人是很悠闲的,那就是我们的列车员。

拥挤归拥挤,但这并不意味着秩序的混乱。我在一条电车终点站换车时看到一列空电池驶入月台打开车门,而此时月台上已经排满了候车的市民。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些市民并没有看到空车而一拥而上,反而非常有秩序的依次排成队列等候在黄色安全线后,直到车站工作人员示意后才逐一进入车箱。

这样的场景,我在国内的各个城市(即使是已经相当发达的香港)都不曾见到过,日本人秩序观念之强烈的确非常惊人!

当然,偶尔在某些时候,某些线路上,我还能看到一节这样空闲的车厢。

每当我回想起东京都的那35条繁杂的电车线路时,心中总是纳闷,东京人是怎么能正确的记住这些线路并准确搭乘呢?后来我又郁闷的发现,东京都里不光有这35条电车线,另外还有多条新干线铁道与城市电车网络相联系。

在新干线东京站候车的青年。

入夜后 从浅草到涩谷

既然只有夜间可以自由活动,那么好歹也要想想晚上去哪里看看走走。

一般来说,东京夜景其实也就是大都市的通常景色,灯光、车流、人群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太大。有记者朋友提议去浅草附近看看典型的日本建筑和小酒店,于是我就带着30mm F1.4出门了。

浅草寺周边的建筑与环境怎么看都与城隍庙有几分相似,热闹的古典寺院在夜间成了小商品市场。在网上搜索了几圈,关于这个地方的照片实在是太多太多,尤其是那个巨大的“雷门”灯笼,更是各国游客必定会拍到此一游的场景。大家可以在我们的论坛里找找相关介绍与照片。

雷门前,为一群野鸽子喂食的中年人。

夜色中的浅草寺屋檐。光线很微弱,但在S3PRO的ISO400与F1.4光圈镜头的帮助下,拍摄这样的场景并不太难。

浅草市场周围是一片普通的日本民居。逐渐黯淡下来的天空中还留有最后几片红云,与下面弄堂中青绿的灯光相映成趣。

更晚一些,似乎是很熟悉的场景,好像是我居住的那个城市里的哪条小街。给一位朋友姐姐看了一组粗选出来的日本组照,她说特别喜欢这张,因为这照片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道。

极暗的场景——即使1.4光圈的镜头和中高ISO却依然只能获得1/8秒曝光时间。照片还是有些模糊了,但自己却非常喜欢这张照片的色调和那种静谧的意境。

再从涩谷到银座

从浅草转到涩谷又转向银座,正好像从城隍庙走到淮海路或者南京路,熟悉的现代都市场景又一次出现在我眼前。这里是东京年轻人享受夜生活的最佳场所,也是东京都最奢华最时尚的所在。网络上涩谷或者银座的照片铺天盖地,乡音威士忌与SONY大厦的广告牌也让人如此熟悉。

看了《涩谷24小时后》就对东京的MM多少有些非分之想,尽管镜头焦距不够长,快门速度也一般,但我还是站在那个著名的五岔路口尽力的按动快门。美丽往往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突然出现,而后又迅速的从你身边滑过。

无数的酷哥靓女看过之后,倒是这样的“人物”更能吸引我的镜头——还记得我在韩国汉城街头遇到的那个“鬼脸”吗?也许眼前这位正是那韩国仁兄的日本亲戚。

街头也能遇到许多可爱的孩子。或许和日本的人文环境有关,这里的混血孩子特别多,一旦有这样的小天使走过,往往能引来一片“卡挖伊”的赞叹声。

这是我在一大堆看来好似明信片的银座照片中挑选出的唯一一张满意作品。

银座!

走累了,拐入路边小巷的居酒屋。时尚与传统就只有一线之隔。

尽管在闹市区,但这条小巷里的饭馆生意并不太好。除了老板娘以外,只有我与他对坐。

尝一下正宗的日本定食,无论如何总觉得和国内吃的口味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最后结帐时的那份帐单又让我痛苦的想起自己在东京其实是个彻底的穷人。

东京DISNEY的唯一印象

被同行的记者朋友拉去东京DISNEY一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它。依稀记着,好像自己最早曾在86年的某张日历上见过它,而那已经是20年前的记忆了!现在想来,当时刚入小学的我被那张照片中的卡通人物和建筑是怎样的吸引啊!原来只在电视中(还是黑白9寸)见过的场景人物怎么就能被拍成照片呢?照片里的那幢大城堡(当然决不会知道那叫灰姑娘城)和动画人物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我什么时候才能到那样的地方去玩啊?。。。

今天,当真实灰姑娘城堡伫立在我眼前时,那二十年前面对那张日历照片而产生过的种种情绪——羡慕、惊叹、疑惑好像立时苏生,潮水一般的向我猛扑过来。

米老鼠、唐老鸦固然可爱,但这些在我去美国DISNEY时已经见过了相应的表演。对我现在的年龄来说,这些卡通人物也已经不再新鲜和令人激动。但是,灰姑娘城并不同。这不光是因为我在美国DISNEY并没有看到这幢建筑,同时也因为我的记忆也从来没有被相应的东西触动过。

然而,今天我终于重新亲眼看到了灰姑娘城,光线、角度、色彩似乎都与20年前的那个记忆如此吻合!

对我来说,这次东京DISNEY的最大收获就是能从各个角度观赏、拍摄这座隐藏在我心底整整二十年的建筑。

入夜之后的灰姑娘城。没有三脚架,庆幸自己带了一枚大光圈镜头。

应几个朋友MM的要求,还是贴几张DISNEY卡通人物的照片吧。米老鼠还是整个乐园的灵魂人物,无论是真实的玩具形象还是简单的,由三个圆圈构成的剪影,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一直是全球儿童的最爱。——或许还是一大批漂亮MM的最爱吧,呵呵。

很多朋友在我回国后都会问我觉得是美国DISNEY还是东京DISNEY好玩,我的回答大概还要偏向东京DISNEY更多一些。这不光是指东京DISNEY人气更高,设备更新,或许是那里的环境布置以及项目设置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口味吧。印象里,东京DISNEY在服务细节、游乐项目上比美国同行更加人性化,更细致一些。

更多照片,来自富士与适马

写了这么多,发现已经贴了不少的照片。仅仅几天的会议和访问行程里,我还能抽空咔嚓这么多(总计5GB)的照片,多少有些佩服自己。这一路上所闻所见,似乎也和以往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东京/日本没有太大不同。

日本人爱清洁,爱环境,守秩序给人印象深刻;物价昂贵也是显而易见;参观访问时遇到的日本富士朋友亲切友好;回国前一天看到NHK新闻主持人对国内的纪念抗站胜利活动指手画脚的评论依然觉得痛恨恶心。。。

我在整个行程中虽然携带了三个镜头,但实际应用的大部分还是那支最新的30mm F1.4。这里贴的照片中大部分也都是使用该镜头拍摄的,大家应该可以从EXIF参数中看出来。这支镜头在APS-C规格DSLR上使用,实际焦距接近传统标头,无论风景、人像、特写、夜景一镜通吃。我以往是很反感使用不便的定焦头的,但经过这次行程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这枚大光圈镜头。尽管我还觉得它的焦外不够柔和,但考虑到它3000元上下的定价,的确很想收入一支。

另外要提一下的是本次使用的S3PRO相机。在经过广州、北海之行后,我对这台富士专业DSLR的熟悉程度更高了,应用起来也更加顺手。由于懒于作太多后期处理,我还是格外偏爱机身内带的F2(反转片)色彩模式。色彩浓郁,略带夸张,拍摄游记性质照片,最终成像效果的确相当漂亮。这里的大部分照片都不用作更多后期色彩处理,只要简单缩小一下后加上LOGO边框就大功告成,让我觉得非常省心。即使是要拍摄人像照片,我也仅需把色彩换到F1模式上就可以让模特肤色更加洁白细腻。

当然,对于S3PRO的画面品质我和同样使用S3PRO的玩家斑竹已经有过不少文字与贴图了,这里就不再多说。有空的话,我会上传一些本次拍摄的S3PRO+30mm F1.4原始样张到样张库里,大家想看什么照片的原图的话也可以直接给我消息或来信。

 

本文的全部照片高分辨率版本,请到:

LOST IN TOKYO 《春卷在日本东京》

http://digi.pchome.net/2005/9/7/2_148578.php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