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专家提示:网购有风险买单须谨慎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8-03-11 14:52: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七成网购被骗均因未走正常程序

当网络购物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网络购物安全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3·15”将至,来自亚洲最大的零售商圈淘宝网和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信息显示,目前七成以上的被骗案例都是因买家被卖家诱骗未经网站正常支付程序而造成,而大部分网购纠纷都来自商品描述和实物不符。

七成网购被骗均因未走正常程序

目前,淘宝网占据国内网购80%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5300万注册用户。许多网骗也纷纷瞄准这个平台。仅2月份,就有近2万准备在淘宝网上行骗的人被网络安全部门“揪”了出来。

根据淘宝网对以往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淘宝上网购诈骗案件比例还不到总交易量的万亿分一,但其中有七成是因买家受到卖家诱导,未经过正常的交易支付程序而造成。往往是,骗子利用买家对购买流程不熟悉,在买家未收到商品的时候就诱导其在网上确认已经收到货。这样,买家的钱被划到骗子那里,而货却收不到。网购安全专家提醒买家,在没有真正收到货之前,千万不要确认收获。

来自淘宝网的网购安全警示还提醒,网购的商品实物和网上描述不符是网购纠纷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专家也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在收获时,一定要对货物进行仔细验证确认,出现描述不符的,可以拒收货或者投诉。

未使用支付宝担保交易导致投诉上升

尽管网购行为已经相当普遍,大多数消费者已经对网购的流程较为熟悉,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在购完商品的支付环节上遭遇陷阱。

根据支付宝抽样调查的部分B2C和C2C网站显示,2006年因为没有使用支付宝而产生的投诉占据这些电子商务网站的总投诉量中的5%左右,而到了2007年,因为没有使用支付宝而产生的投诉已经上升到总投诉量的8%左右,部分网站甚至上升到了11%。

大多数投诉均因为骗子利用买家对第三方支付系统的不了解,劝说买家通过即时付款的方式进行支付,而支付后却拒不发货。或者通过钓鱼网站骗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从而盗走用户的金钱。

“3·15”网购安全警示提醒广大用户,在网购中,一定要慎重选择购物网站,优先选择一些知名网站或支付宝信任商家进行交易,在于陌生卖家交易中,最好不要使用及时到账交易,避免交易风险和损失,推荐使用支付宝担保交易方式,保证交易安全顺利进行。

中消协:加强监管立法

而根据中消协公布的数字,2007年,关于互联网的投诉达到了8425万件,其中网络购物方面的投诉虽然占比不大,但也达到了100万件的规模。

中消协表示,网络购物主要的问题有:一是利用低价诱惑消费者;二是虚构消费者在市场上买不到或号称有神奇功效的产品;三是伪造中奖信息欺骗消费者,骗取消费者的预付费或要求消费者先将钱款划拨;四是设置障碍,推诿拖延,退换困难;五是某些提供交易的平台未尽到监管的责任和义务。

对此,淘宝网表示,他们对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销售的商品一直在严查。业内人士分析,网购陷阱主要集中在一些非常不正规的小型的购物网站上。中消协建议也提出建议,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定,弥补漏洞,添补空白,尽量做到“有法可依”。

      资深专家解读网购常见骗术

个案点击

诱导买家误操作

卖家利用支付宝退款骗钱

2007年4月,会员名“生命最美”的买家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个手机,付款之后半天,卖家打电话告知没货,并说会退款。

一天之后卖家在“发货备注”里说明了“退款”,买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向该卖家请教,卖家说点击“确认收货”的按钮,同时输入支付宝密码就可以退款了。于是买家点击确认,结果显示交易成功,但是却没有退回钱款,实际上,钱已经被划到卖家账号里了。买家紧急联系淘宝客服小二,成功帮买家截住了这笔款项,没有给会员造成损失。

剖析与提醒:

在购买商品前,一定要到相关网站的帮助中心好好熟悉交易流程和相关的规则。网上交易过程中,为了确保交易安全,请在收到商品并确认以后,才输入“支付宝账户支付密码”并同意付款。如果还没有收到卖家的物品,请不要点击同意付款,否则可能钱货两空。

如果是支付宝交易,要及时关注交易状态,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支付宝客服。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