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强羚羊照片合成作假被曝光,张亮广场飞鸽照片被质疑作假,这两起新闻照片PS作假案将新闻照片打假热潮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那么这些照片到底是如何合成的呢?这里,就用我所做的《森林卫士》,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对照片进行数码影像合成。
影像后期,创意的诞生
刘为强羚羊照片合成作假被曝光,张亮广场飞鸽照片被质疑作假,这两起新闻照片PS作假案将新闻照片打假热潮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那么这些照片到底是如何合成的呢?这里,就用我所做的《森林卫士》,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对照片进行数码影像合成。
撇开新闻照片是否应该PS不谈,这无疑是一张成功的后期作品
创意的诞生
数码影像合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创作者首先有有创意。有些时候,创意不是费劲脑汁想出来的,恰恰相反,极有可能是某件事情或某句话就让我们有了新的想法。几年前,我参加了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工业是柄双刃剑,它优化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在摧毁我们生存的环境。
我很难认同这一点,自从工业诞生以来,它一直忠诚地按照人类的设计为人类服务,而且工业也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工业文明的恶果应该是由人类对自身认识不够所造成的。因此我想:未来的工业应该是既优化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当然,我不是工程师,更不是总统;我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状,我只能通过数码影像来表达我的观点。
好的创意不仅需要吸引眼球和震撼人心,还需要你能够实现你的创意。很多朋友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有了很好的创意,但在制作过程中却走了样,最后却无法想脑海中的绝佳画面展现出来。这往往是因为创意的思考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制作环节。
影像后期,工程开始设定参数
创图“工程”的开始
可能很多朋友认为,我的Photoshop应该非常厉害吧!但也许你不信,当时我认识Photoshop还不到两天,之所以制作这幅图象,纯粹是为了学习Photoshop而进行随意创作。当然,一边创作,一边学习的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接触Photoshop或对Photoshop还一知半解,那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赶紧跟我一同上路吧!
虽然,刚接触Photoshop时我对它还是昏头昏脑(特别是图层和通道),但其强大的影像制作功能使我坚信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开始创作前,我花了好几个晚上,根据我的意图,看了无数张的图片光盘。在此过程中,我的样稿逐渐明了,勾画了几十张草图,最终从表现力及可行性各方面考虑,选择了现在的构图。
明确构图后,我根据所选中的主体(螳螂)进行光源、相机位置、镜头焦距、清晰度等主要参数的确定。这一步至关重要,很多朋友所做的影像之所以有很强的工匠味就在于没有对整幅影像的各个摄影参数进行统一。 很多朋友一看到这些参数就有点头晕,实际上大可不必,简单地说,尽可能让选择的素材图片能够在光影上协调一致。
对参数进行事先设定
下面是我对上述各个参数上的设定:
[光源]我构想中的这幅影像应该是在森林中抓拍来的。根据螳螂的受光情况,原图拍摄时用了离机闪光灯,而且闪光灯的位置在相机左上方的30~45度之间,斜向打光。而作为场景的森林使用的是自然光线,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柔和。因此,这幅构想中的图像应该主要有二个光源:自然光和外置闪光。
[色温] 由于四个主体(螳螂、摩托车、害虫、放大镜)主要受闪光影响,所以色彩还原相对来说是正常的,没有很大的偏色;但作为背景的森林的色温应保持原图片的色温,以接近于实地拍摄的效果。
[明度及反差] 其中三个主体(螳螂、摩托车、放大镜)直接受闪光影响,所以反差较大;而害虫受放大镜镜面折射影响,光线相对柔和。
[相机视角] 主体(螳螂)是由相机仰视拍摄的,但可以作平视假设,再考虑到图片选择的自由性以及视觉冲击力,把相机视角设置为平视。
[镜头焦距] 考虑到影像的表现力,选择广焦作为虚拟的镜头焦距选择,所以景深会较大。
[清晰度] 螳螂、摩托车、害虫、放大镜四个元素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必须确保原始素材的清晰度,后期锐化治标不治本。
接下去根据草图所勾画的5个元素(螳螂、摩托车、害虫、放大镜、森林背景),又开始找相应的图片,在找图过程中,不必过于苛求,否则你会坚持不了一天就会跟创意说再见!而且不要忘了,Photoshop使你不再受传统暗房的限制,你可以改变一切,而且非常轻松!
影像后期,“拼”图步骤一
开始“拼”图
收集一定数量的图片后,就在ACDSee中对着草图仔细查看[光源]、 [相机位置]、[镜头焦距] 、[清晰度]。这些参数一个也不能少!不要急着枪毙一张图片,试着水平翻转、调节明度及反差、考虑一下形体的切割――也许稍做改动就是一个极好的素材。
螳螂骑摩托车是画面的主体,也是需要投入“兵力”最多的地方。螳螂和摩托车的原图如图1/2所示,乍一看,两者似乎驴头不对马嘴;但试着将摩托车水平翻转,不仅刚好迎合螳螂的形体动作而且其受光情况也非常符合。
接下去,把图片中的摩托车手擦除,只留下摩托车、手套和护靴。稍微调整一下色温、明度及反差,和螳螂的受光尽量一致,也使之符合先前确认的各项摄影参数。摩托车车轮的钢丝太模糊了,因为构想中前景是用闪光灯照明的,而且又是广焦镜头拍摄的,得保证纤毫必露!所以重新安装钢丝,以其中稍微清晰的钢丝为母板,一根根复制安装,呵呵,体会一下装配工的辛苦!
螳螂要想骑上摩托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有的肢体结构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所以必须把螳螂的各个部位进行重新组装,卸胳膊、卸腿、扭腰、移翅,享受作上帝的痛快吧!
影像后期,“拼”图步骤二
呵呵,骑上摩托车的螳螂够威风吧!
做到这一步,我也只用到Photoshop很有限的几个工具而已,也并没有使用什么神秘的方式方法。所以简单掌握Photoshop,也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螳螂骑车诞生以后,接下去就可以制作背景和相关角色。首先,打开一张森林图片,为了能够在画面整体中突出主体,我需要将这张长景深的原图处理成短景深。使用套索工具选取远处景物,然后羽化一下,再进行高斯模糊。然后进行水平翻转和色彩调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唯美。
影像后期,“拼”图完成
合适的放大镜和害虫可不好找,我找了九九八十一张光盘(呵呵,夸张了)总算找到了它们。接下去,我们就逐一往背景照片上添加主体。添加主体的过程中,把握每个主体间的比例大小是很重要的。
最后是二大纪律:[添加阴影]和[调整景深]。阴影的添加可要小心,很多朋友总是在这里是犯上老毛病。想象一下进行传统闪光摄影时产生的阴影效果,必须熟悉各种光照产生的光影效果,这样才能使你的作品更具摄影效果。千万不要忽视景深调整,除非你想营造特殊效果;如果背景比你的主体还清晰,又会有人唠叨“先锁定焦点再进行构图”。对于远离主体的景物可稍作模糊处理,并且不要忘了边缘的柔化与周围景物融合,而对于需要更清晰的景物可稍做锐化,如果景物层次很多则应进行多级处理。
以上罗罗嗦嗦讲了这么多,其实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用摄影理念来完成数码影像的合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