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奥通携OQO来袭 UMPC进入井喷之年

互联网 | 编辑: 李军伟 2008-03-28 06:30:00转载-投稿

自去年8月以来,UMPC全线厂商,包括欧美系、日韩系、台系,此外,还有中国的国产厂商,都在UMPC领域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市场价格策略,不同的产品配置,进行各自的产品研发。而随着去年底,全球UMPC领域第一品牌OQO联手世纪奥通正式杀进中国,整个市场目前已经进入空

自去年8月以来,UMPC全线厂商,包括欧美系、日韩系、台系,此外,还有中国的国产厂商,都在UMPC领域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市场价格策略,不同的产品配置,进行各自的产品研发。而随着去年底,全球UMPC领域第一品牌OQO联手世纪奥通正式杀进中国,整个市场目前已经进入空前的临战状态。

从2006年UMPC正式亮相至今,短短两年间,UMPC的技术革新速度及市场发展都呈复合式增长。IDC数据显示,从现在起到2011年,台式机市场发展将会以3.8%的比率逐年降低,笔记本市场则将以 16.1%的比率逐步扩张。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笔记本电脑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由此可见,功能更加强悍更加轻薄更加时尚的UMPC正在以自身独一无二的移动便携扑向效率化时代的大潮中,一个UMPC的井喷之年即将开启。

UMPC融入生活 OQO领跑市场
如此多的实力厂商,纷纷看好UMPC,必须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市场理由。在中国,过去十年,已经完成了个人电脑普及化的过程。不论是从台式机,还是笔记本产品,价格一路下行。个人电脑普及,并不是说人人拥有电脑。而是在市场现实消费能力下,实现一种个人的电脑普及。当市场完成这一过程后,在每一个家庭内部,电脑占据了书房、客厅、甚至有人把电脑又搬进了卧室。一个家庭出现多台电脑,已经变成一个既定的事实。
电脑市场怎么走?这是摆在电脑厂商,和上游电子和软件商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上游厂商大力推进,众多OEM厂商全力推动,UMPC的发展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如此众多厂商推行这样的市场计划,无疑是一个集体性的市场“阴谋”。但是这场阴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消费者真的就会买账吗?
而事实证明,今年伊始,随着UMPC的热卖,消费者对于OQO的认知度和美誉度都在不断提升,UMPC已经开始慢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端,UMPC市场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竞争场面。OQO则以高端商务精英人士的首选为定位,以其出众的性能和尊贵的气质站在了市场的前沿。以OQO为首的UMPC高端厂商,坚持移动性、低能耗、便捷通讯为主流配置的高端路线。OQO选择这样的产品策略,是和未来3G通讯、互联网日益更新的软件环境密不可分的。

OQO高端性能避免重蹈覆辙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纵观前些年,PALM、掌上电脑的失败,主要和当时的存储设备、芯片处理能力、分不开的。在当时的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持设备,但各种手持设备叫好不叫座,以至于掌上电脑,有几年时间甚至停止了市场研发。如果未来的UMPC设备,再坚持过去的定制系统,特定的定制软件的技术路线,无疑又回到了掌上电脑时代。某些廉价UMPC热卖,虽然迎合了消费者的移动需求,但是在软件应用环境上,我们无疑会受到巨大的局限。三年前还风靡一时的WIN98,现在互联网上很难找到。目前最流行的搜狗、Google拼音,根本不向下支持,更何况是特殊定制的LINUX系统呢?
另有消费者表示:有些笔记本外观不错,影音播放等功能也都很受用,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仅仅一个合手的、小小的汉字处理软件,就把众多消费者挡在了门外。那东西看上去挺美,可是,真的用起来,会感觉到非通用系统致命的缺陷。
这就也就是为什么OQO坚持走高端配置,坚持高端路线的一个理由了。在这一点上,OQO最近三款产品,都使用VISTA操作系统,在物有所值和技术前瞻性上,保持了清醒的认识:UMPC的特点在于移动,而本质上必须保持PC的特质。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移动、是便捷,但更想要一款可心的产品,绝不是一款问题多多的玩具。OQO坚持主流化配置,将会成为更多主流消费者理性的选择。

UMPC新一代的移动精英
据IT世界网站最新的调查,中国消费者中认为UMPC,将会在1-2年或几年内普及的竟然超过90%,由此可见,消费者对UMPC的期待可见一斑。
看看满大街的智能手机,公车上的PSP发烧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UMPC美好的前景。目前,中国消费者了解UMPC的仅占20%;56%的人对UMPC一知半解,23%的消费者对UMPC还一无所知。
当一款产品,走出概念化的市场引导之后,必然会有更多实际的合理性的选择。
在2008年,世纪奥通携OQO袭来一股热流,UMPC进入市场井喷,这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电脑产品向瘦身化、市场多元化、更高的持航能力,更低的耗能、便捷的3G通讯通道,是未来UMPC的市场需求。
厂商蓄势待发,消费者翘首以待,这是2008年UMPC井喷的市场写照。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