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后的故事
简单的说一下吧:小新是几天前才买的,很贵,我很心疼,当时最初的想法是拿他做模特来练习一下静物拍摄,练习一下如何步光布景,但是我宿舍的条件太简陋了,于是我又专门买了个小台灯。
买回来后,我改变了注意,其实可以把我的很多感受,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大家看到了前半段室内的片片,这些都是我在宿舍里拍的。
刚巧上一个周末去了阳朔,我也带上了我的“小新”,这一次摆拍的意味反而降低了。我是让小新真实地经历我所经历的旅行生活。比如有人在“天地球协”那边投诉我,把小新弄得太脏了,她看不下去了。其实不是刻意而为,星期六我去石头寨,赶上下雨,路很滑,我结结实实地摔了三交,其中一交真的是半身都麻木了。小新就一直挂在我的背包旁,我摔倒了,小新自然也弄成了那副“泥猴”的模样。——这大概也算同甘共苦吧,所以这一次旅行归来,小新真的成为了我的吉祥物了:)
小新看到的风景就是我眼里看到的,小新脏了,大家注意一下,我的屁股后也有不少尘土。所以我说,这是一种“第三人称的第一视角写作”,第三人称指的是用“小新”的名义来叙述,第一视角则着实是因为,全部的感受来自我这里。(还有个细节,那张洗澡刷牙的镜头是在阳朔的一个客栈实地拍的,尽管我知道,如果我回家后在自己的宿舍补拍一张,可以自由地控制光线。而那个冲凉房的光线是很惨淡的,但是我更愿意选择一种忠实地经历和体验,小新的经历就是我的,没有任何造作的成份)
拍摄层次的技巧则没什么,用多最多的是低角度摄影,我要给大家一个小新的视角,这样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此外有些地方用长焦,有些地方用微距都是根据我的意图所需的。在室内的光线布置上,我没有直接给小新打光(或者只给小新打弱光源),强光源则打在那些玻璃介质的物体(比如啤酒瓶上),产生一些通透的效果。
以上是简单的摄影札记吧。。。。希望可以得到高手的讨论和指点。
不过,其实摄影的技术含量不是重点(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第三人称第一视角写作,是我真正的重点。这个图文系列其实也是我的生活的一个缩影。
这次拍摄活动遇到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小新的所有关节都是固定的不能转动的,比如手/腿/脖子/腰,小新只能保持那么一个姿势,不能坐下不能蹲下不能躺着。这个系列有25副图,模特用一个姿势,还要不能让观众有厌烦感。这对我是个挑战,只好用不同的道具(如戴眼镜),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比如很多角度给的是从小新的身后方拍摄的)来作有限地改变,来表达一个动态的小新,一个有生命力的小新。
PS,我记得ZZ也拍过一个兔子的题材,对我有启发,特此感谢。。。
我们都在用相似的方式表达我们主观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