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信息技术管理者要学会“三跳”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8-04-01 00:30:00转载

CIO的职责是什么? 1981年,美国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经理William·Synnott和坎布里奇研究与规划公司经理William·Grube二人共同合著的《信息资源管理:80年代的机会和战略》中,首先给CIO及其职责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CIO是负责制定公司的信息政策、标准、程序的方法,并对全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率先设立了CIO制度,后来在企业中逐步推展开来。CIO直接参与企业高层的决策和管理,全面负责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中国的CIO制度似乎姗姗来迟,四五年前,只有在全球著名企业的中国分公司中才设立了CIO。

  2006年7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开创性地设立了CIO职位,让业界颇为震撼。刘安林,原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在同年9月5日中国人寿的媒体见面会上,第一次以公司CIO的身份与董事长和其他高管一起接受媒体采访。对刘安林而言,从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到首席信息官,绝不仅仅是个人身份的提升,而标志着中国人寿正在形成有效的信息化治理结构。“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决策层决定要设CIO这个角色,表明了高管层重视IT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刘安林说。

  清华大学MBA毕业,现仍在职攻读北师大风险管理专业博士的刘安林,还兼任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IT服务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保险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在大大小小的CIO沙龙或行业交流会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不断地学习和交流,以及十几年职业生涯的沉淀中,加深了他对CIO这个职位以及信息技术的理解。近期,CIO INSIGHT的记者采访了他。

  CIOI:中国人寿在2006年7月设立了CIO职位,使你成为了国字号背景企业中的第一个CIO,这是否标志着未来IT在中国人寿不再是一个服务型的部门,而将占据战略性的地位?

  刘安林:我个人认为,设立CIO是企业对于IT发挥的巨大作用和价值的一种最好的认可。这标志着企业的掌舵人具有远见卓识,他知道企业应该有CIO这样的角色更好地发挥IT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是和企业高层对于IT的认识程度密不可分的。在中国人寿,IT部门一直受到公司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例如公司上市后,重新梳理了薪酬和激励体系,总部的所有部门都被划分为一类或二类,信息技术部就和财务以及精算等核心部门同时被划分在了一类。另外,从信息技术项目的立项、资源的获取,包括资金的来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支持等,在这些方面我们基本上都是“绿色通道”,得到了公司领导层最大的支持。

  大家现在都在谈业务和IT的融合,虽然这个话题比较老,但是它是CIO日常工作中面对的一个基本话题。在担任CIO的这一年中,对这个话题你是否有了新认识?

  2007年年初,在某家知名IT媒体的活动中,我的演讲题目是有关IT和业务融合如何实现商业价值。我认为业务和IT的真正融合应该是从四个层面展开的,即理念、战略、价值链和行动。只有在理念上加以宣导、行动上加以配合、价值链上加以协同、战略上加以融合,才能形成强有力的IT执行能力。

  IT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我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四种能力:创新超越能力、应用服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资源再生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形成,将会更好地发挥IT的辅助、支撑、引擎和盈利四大作用,最终通过IT作用的发挥创造企业的商业价值。中国人寿之所以这几年能够取得快速的成长,和IT的进步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也是和业务与IT的协同与融合密不可分的。

  IT是盈利中心还是成本中心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但是,对此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你觉得信息技术部门是否能够成为盈利中心,它如何实现盈利呢?

  我认为在一定时期,从一定程度上讲,IT可以成为盈利中心,也应当发挥它的盈利作用。例如,过去我们在标准化特别强的设备上,采取了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但是,对于某些高端设备,并不适合完全意义上的集中招标采购。于是,我们采取了折中的方法,比如在高端设备上,以IBM、Sun和惠普这3家为基础,从中提取某些公共的参数值,从而建立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再以这个标准为基础,做某些运作上的改革,例如剔除中间环节,直接跟原厂商合作等。这样,不仅使技术服务水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还大幅度地降低了采购成本。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成本的下降就意味着利润的增加,就意味着盈利和回报的提升,从而发挥了企业IT部门的盈利作用。

  毕竟中国人寿是以保险为主营业务的,IT的盈利作用在公司整个盈利模式下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

  中国人寿的盈利模型就是一个间接和直接相结合的模型。所谓直接指的是保险企业经营的利差、死差和费差。利差是和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直接关联的;死差是和保险经营直接关联的,如果经营得不好,很多非标准体、带病体、次健康体的个人就会买入保单,死亡率就会超过公司的预期,公司就会入不敷出;费差体现的是企业管理的水平,如果管理得好,成本就会下降,保费就有结余。其实,我们看来,IT也有类似的差值,这就是贯穿在直接模型背后的间接模型。如果IT作用发挥得好,风险控制就会加强,管理能力就会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就会提高,毫无疑问,盈利就会增加。因此,IT在公司整个盈利模式下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间接作用。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