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服务器的前世、今生和来生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8-06-03 13:48: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是什么让刀片服务器低下昂贵的身价,走下神坛?让我们通过航天联志Aisino 9300R来了解模块化服务器的“前世、今生和来世”。

第一页

前不久,国产主流服务器品牌航天联志发布最新款Aisino 9300R模块化服务器,其基于高端的刀片技术,但其价格却直逼普通机架式服务器,主打市场也与刀片式服务器有所区别,主要针对中型企业应用。是什么让刀片服务器低下昂贵的身价,走下神坛?让我们通过航天联志Aisino 9300R来了解模块化服务器的“前世、今生和来世”。

前世:随.com而出的刀片

事实上,让刀片技术走下神坛的想法,由来已久。

刀片服务器是2001年在HP旗下的RLX公司因应.com的需求而诞生,之后HP和IBM又进一步推出了更适用于企业客户的新产品,并且凭借具备机架式服务器的所有优势,而且具备了更强的易用性和可管理性,并集成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设备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中心的空间,降低硬件总买卖成本,减少功率消耗,从而受到企业的青睐等优势极大地简化了服务器的管理,市场接受度也是逐年提高,Dell等企业也陆续投入该市场。而刀片服务器在已高可用性、高密度等特性得到市场认同和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高价格却另众多中小型企业用户在其面前止步。

刀片服务器不同于原有的机架式和塔式服务器,三大主流刀片服务器厂商的规格和标准不尽相同。不同的规格和体系,使得不同厂商的服务器刀片不能够进行混搭,导致刀片产品不能兼容,甚至同一厂商的不同款刀片产品都不能兼容。这就导致购买了某一厂商的刀片产品后,用户便会绑定在该厂商产品上。

纵观IT产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统一标准化的产品才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市场渗透力。由于刀片服务器的标准化迟迟得不到推行,在IBM、HP、DELL等服务器厂商的近乎垄断的情况下,价格高昂,不仅让后来的竞争者很难进入,也让很多中小企业用户只能望“刀片”兴叹。

虽然IBM曾围绕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创建一个名为Blade.org的行业组织,Intel更是其中重要成员,但是对于企业规模不大的厂商,更似筑起了壁垒而非敞开怀抱。尤其是正处于发展阶段中国服务器企业的介入,也碰到了如同DVD厂商一样的困境。

今生:模块化服务器横空出世

在今年初,Intel在中国终于发布了首款基于SSI模块化服务器标准*的通用模块化系统,模块化服务器开始诞生。同时Intel宣称,通用模块化系统内置英特尔Multi-Flex技术,利用该技术,中小企业不仅能够获得理想的服务器性能,还能以经济的价格获得额外的存储能力、高可靠性和可管理性等众多优势。此外,由于系统基于开放的SSI模块化服务器标准,用户将有更多更灵活的升级选择,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