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人肉搜索”的惊人威力,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再次爆发出来。
一个沈阳的女孩,由于全国哀悼日期间无法玩网游,竟然在网上发了一段视频,污言秽语破口大骂四川灾区人民。人肉搜索立即发动,把这个女孩无情地给“揪”了出来,包括她本人以及父母、亲友的详细身份资料、电话、地址等被悉数曝光。
结果可想而知,铺天盖地的批评、无穷无尽的网络“追杀”几乎要将这个女孩逼到崩溃。
这几天接近崩溃的还有绵竹团市委书记范晓华。由于一则“有人在绵阳五一广场搭建救灾专用帐篷并恶意伤人”的网络传言,人肉搜索立即发动,查找肇事者。结果,范晓华就被莫名其妙地拖下水了,每天接到数不尽的谩骂,最后不得不动用官方途径辟谣。原来,这一次,人肉搜索的准确性发生了偏差——此范晓华,非彼范小华也。
而这两个案例,也成为“人肉搜索”亦正亦邪两面性特质的写照。
七年来,“人肉搜索”已经成为在网络上风行的一个词汇。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2001年,有网民贴出一张美女照片,并声称该女子是自己的女朋友。可是,立时就有明眼人指出,此照片女主人的真实身份——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并贴出了她的大部分个人资料。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人称为“人肉搜索”的互联网搜索行为就此诞生了。尔后,“人肉搜索”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便成了互联网上最火爆、最为人称道又最为人诟病的一种“网民行为”。
“他成名了,他出事了,因为他被人肉搜索上了”。在21世纪的今天,有谁在听到这句话后,还会对互联网上风起云涌的“人肉搜索”无动于衷呢?
人人都是福尔摩斯
所谓的人肉搜索,只是一种利用Google、百度等超强的搜索功能,不断变换输入关键词;从被搜索的目标对象入手,搜查其本人及朋友的博客、论坛、QQ空间等,藉以寻找各种线索的方式,在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面前,凡搜寻目标对象在网上可能留下的注册痕迹;凡被搜索目标的ID或邮件地址,都会被锁定并进而确定其真实身份。
由此可见,人肉搜索的确是一种充分动员网民力量,集中网民注意力,让每一个网民都充当福尔摩斯的角色的一种网络行为,同时也是在网络上搜索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的信息和资料,并将其暴露于互联网世界之中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搜索行为之所以被称为“人肉搜索”,不仅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信息搜索和机器搜索,更关键的是,它把从互联网上寻找网页和信息的答案的行为,指向了网民本身,从“人”的身上寻找信息和答案。
人肉搜索,一人提问,万人响应,再一次验证了“团结就是力量”,也把虚拟莫测的互联网,更进一步地拉近到你我他的现实生活当中。
第二页
网络战争永不停止
当人肉搜索的出现,成功地把网络上传统的不见人、不闻声的信息搜索,转变成了人找人、人问人、人盯人、人挖人、人查人的互动查询和寻找拷问,当人肉搜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将现实世界上费尽气力也找不到的答案和真相公布于众,并将其“道德定位”的时候。
面对人肉搜索“不求最好,但求最肉”的姿态,面对一场又一场由网民们自觉发起的“人肉搜索”战争,在人肉搜索这四个字的背后,其实蕴藏着强大的不容抗拒的摧枯拉朽的力量。比如说“天价头”事件,2008年3月29日,郑州两名14岁女生在“保罗国际”店里剪发后,被要价1.2万元,两人借了十几个同学的生活费才交上这笔钱。新闻在网络上发布后,网友启动“人肉搜索”,公布出保罗国际的注册信息、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以及汽车牌照等,进而发展为到店门口聚集并打出标语等。4月3日,保罗国际被郑州有关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其实,从两年前红极一时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到后来只因说了一句“很黄很暴力”就被置于舆论风口浪尖的12岁女孩,再到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轰动的“华南虎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谭静事件”、“辱师事件”等,都是人肉搜索的“贡献”。
上帝的归上帝 恺撒的归恺撒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在现实社会中,要是有哪一个人的姓名、身份、地址等个人隐私被张贴在公告栏上,这个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到法院去告这个诽谤、侮辱和伤害自己的人。可是在网络上,当一个无辜的人被人肉搜索“伤害”之后,他又能怎样呢?
2007年12月29日,北京一白领女子姜岩跳楼自尽。姜岩的姐姐将姜岩生前写下的死亡日记以及自杀内幕披露在天涯论坛上,将姜岩自杀原因归咎于第三者的介入。很快,网友用“人肉搜索”曝光了姜岩丈夫王菲及第三者东方的照片以及个人数据,而王菲所在的盛世长城广告公司为了对姜岩的不幸表示悼念,决定辞退王菲和东方二人。就在此后不久,王菲将其中一名网友和两家网站告上法庭。
从社会的层面上来看,人肉搜索的出现,使相当一部分人,用发布追杀令、曝光他人隐私等行为实现了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正义感、泄愤欲。而倍受社会生活压力和不公正待遇的人,也十分期待并渴望着通过“人肉搜索”这种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维护社会道德准则。
可是,这种将匿名网络当成“实现正义”最佳场所的方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肉搜索很难摆脱被人诱导后的偏听、偏信、偏为,可能变成“多数人的暴政”;人肉搜索远离了维护社会道德、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所需的理性、理智、冷静和中立,也使许多人肉搜索异变成“个人泄愤”,异变成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窥私工具。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任何社会公正的实现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人肉搜索的激情爆发,人肉搜索的极端化,人肉搜索的无所顾忌,却实在有“西泽”管了“上帝”的事儿的偏颇。而如果人们一味地期待用互联网上“人肉搜索”的道德力量,来干预、维护并实现对社会不公的“正义讨伐”,更是难避免人肉搜索误伤好人或为坏人所利用的恶果。这样的正义讨伐是不是有些以暴易暴、防卫过当了呢? (南方日报 巫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