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游走于正义与暴力之间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8-06-04 10:34: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人肉搜索”的惊人威力,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再次爆发出来。

一个沈阳的女孩,由于全国哀悼日期间无法玩网游,竟然在网上发了一段视频,污言秽语破口大骂四川灾区人民。人肉搜索立即发动,把这个女孩无情地给“揪”了出来,包括她本人以及父母、亲友的详细身份资料、电话、地址等被悉数曝光。

结果可想而知,铺天盖地的批评、无穷无尽的网络“追杀”几乎要将这个女孩逼到崩溃。

这几天接近崩溃的还有绵竹团市委书记范晓华。由于一则“有人在绵阳五一广场搭建救灾专用帐篷并恶意伤人”的网络传言,人肉搜索立即发动,查找肇事者。结果,范晓华就被莫名其妙地拖下水了,每天接到数不尽的谩骂,最后不得不动用官方途径辟谣。原来,这一次,人肉搜索的准确性发生了偏差——此范晓华,非彼范小华也。

而这两个案例,也成为“人肉搜索”亦正亦邪两面性特质的写照。

七年来,“人肉搜索”已经成为在网络上风行的一个词汇。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2001年,有网民贴出一张美女照片,并声称该女子是自己的女朋友。可是,立时就有明眼人指出,此照片女主人的真实身份——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并贴出了她的大部分个人资料。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人称为“人肉搜索”的互联网搜索行为就此诞生了。尔后,“人肉搜索”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便成了互联网上最火爆、最为人称道又最为人诟病的一种“网民行为”。

“他成名了,他出事了,因为他被人肉搜索上了”。在21世纪的今天,有谁在听到这句话后,还会对互联网上风起云涌的“人肉搜索”无动于衷呢?

人人都是福尔摩斯

所谓的人肉搜索,只是一种利用Google、百度等超强的搜索功能,不断变换输入关键词;从被搜索的目标对象入手,搜查其本人及朋友的博客、论坛、QQ空间等,藉以寻找各种线索的方式,在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面前,凡搜寻目标对象在网上可能留下的注册痕迹;凡被搜索目标的ID或邮件地址,都会被锁定并进而确定其真实身份。

由此可见,人肉搜索的确是一种充分动员网民力量,集中网民注意力,让每一个网民都充当福尔摩斯的角色的一种网络行为,同时也是在网络上搜索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的信息和资料,并将其暴露于互联网世界之中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搜索行为之所以被称为“人肉搜索”,不仅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信息搜索和机器搜索,更关键的是,它把从互联网上寻找网页和信息的答案的行为,指向了网民本身,从“人”的身上寻找信息和答案。

人肉搜索,一人提问,万人响应,再一次验证了“团结就是力量”,也把虚拟莫测的互联网,更进一步地拉近到你我他的现实生活当中。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