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挑战业界潜规则 抵制VB100

互联网 | 编辑: 黄蔚 2008-06-12 13: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WildList遭受质疑

杀毒厂商Eset技术教育总监Randy Abrams针对这样的讨论评论标示,这样的顾虑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对杀毒软件的评测到了超越WildList的时间了。在VirusBulletin2007年6月刊中在他指出“从保护用户的角度来看一致的观点是WildList评测结果基本起不到衡量的作用;从测试者而言,WildList提供了一种相对可重复和可信的标准。然而测试的敏感性和针对该测试的”应试型“研究使得WildList终将走向消亡。”测试和真实世界实际效果的相关性由于今年恶意软件问题规模的急剧增长而日益降低。VirusBulletin也表示打心眼里接受杀毒业界的批评并将改进其评测机制,加入木马样本;但VirusBulletin同时也表示由于组织规模小和工作量的巨大,此项工作的进展会非常缓慢。

凭借专业技术团队在安全产业十数年经验的墨者安全专家认为,对杀毒软件评测的机制确实值得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否则这样的评测只是误导最终用户的“潜规则”。其直接后果就是安全威胁愈演愈烈,而杀毒厂商则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1.评测必须以对最终用户的保护效果为出发点和终结点。查杀率不等于保护效果!

理性而逻辑地来看,查杀率只是保护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而且这样的数据必须像物理学实验数据一样经得起统计学中相关性和误差分析的考验。十年前的WildList是所有病毒的一个典型样本集合,而目前不到1000个病毒样本对于50万变种,评测的只是占总威胁20%的病毒(瑞星2007年中国恶意软件疫情报告)。这种不具代表性的测试样本和难以令人信服其相关性,极高的敏感性也难怪熊猫卫士、趋势科技等杀毒厂商奋而挑战:试想如果有公司透过种种手段事先得到用于测试的近1000个样本,而没有事先获得样本的趋势科技每年勤勤恳恳地增加上百万特征码而漏过或误报一两个。这样的测试结果是何等的不公平!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