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中原软件 2008孕育新征程

互联网 | 编辑: 2008-06-20 13:00:00转载

10年前,当张小兵在郑州市陇海路的小房间里尝试编写“永久汉化”视窗应用程序界面时,没人预料到他能成为2008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的新锐力量,并影响下一代网民。这个河南小伙子199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现在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视频直播软件PPLive的创始人之一和技术总监。

而事实上,张小兵只是软件豫军十年变迁中幸运的一类人而已。中原软件业,蹒跚中走过十年,而这段光阴中的诸多变化,让人颇多思索。

1999:上世纪末那场变局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业界称为“郑州帮”的软件公司中有两个代表性企业:洪涛软件、经纬软件,分别以“英汉通”和“译林”英汉辞典软件在国内软件界声名大噪。“郑州出品”的英汉辞典软件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中一度遥遥领先,而经纬公司新研制的杀毒软件“译林”也一时风头无两。

1999年,光盘兴起、互联网萌芽和软件销售渠道的迅猛发展,抽紧了雄心勃勃但资金规模不大、产品形态单一的“郑州帮”的现金流,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竞争困境。

为了生存发展,两家企业开始各自寻找投资伙伴,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洪涛软件实质上被一家北京渠道商并购,改名“北京晶合洪涛”,经纬软件被河南上市公司豫能控股注资并绝对控股,重组为“豫能信息”。

缺乏与资本合作经验的洪涛和经纬在变身成“北京晶合洪涛”、“豫能信息”之后,由创业者组成的经营团队和投资方之间存在诸多意见分歧,新产品推出乏力,终至陷入惨淡经营,几年后两家公司均以清盘告终不复存在。

一度在全国红红火火的“郑州帮”,此时主要成员已大多成为北京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本文开篇所提到的张小兵,作为新加入洪涛软件的技术人员,此时的选择是求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开始新一轮的深造。

时空轮转。在洪涛软件“晋京”、经纬软件“易帜”的2000年,以美萍软件为代表的新兴民营网络软件企业和传统产业巨额投资的典型样本双汇软件成立,中原软件进入网络启蒙时代。

2004:被网络撕碎的“盒子”

如果说,让洪涛软件和经纬软件陷入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光盘载体的出现冲击了两家公司赖以生存的磁盘软件的话,“先博光盘”软件公司的式微则成为盗版光盘和互联网夹击“盒子软件”的典型案例。

“先博光盘”是90年代末兴起的一家多媒体企业,以大批量生产包含各种多媒体内容的光盘著称。然而,非法光盘复制的肆虐和互联网的迅速兴起,很快就使这种“盒子软件”的优势不复存在,甚至,这种冲击也影响到了作为“盒子软件”销售主渠道的连邦、赛乐事等软件销售连锁组织。

传统的面向消费者领域的软件生产和销售模式,在2004年几乎彻底退出主流软件市场。面向消费者的通用软件成了位于京沪粤等大城市的规模型企业的“专利”,河南本地的消费软件厂商几乎不复存在,可供本地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几乎没有一家是河南品牌。

此后,网络时代在河南的彻底到来,更是将“盒子软件”逼到了死角。2005年以后,代表中原软件业主流的,是以美萍为代表的网络管理软件行业细分模式、以双汇为代表的“软件+服务”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模式和以威克姆为代表的“软硬结合”网络产品模式。

2006:软件服务新模式萌芽

无论是美萍、双汇还是威克姆,所针对的市场都是企业级市场或集团购买市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软件,河南厂商几乎在全国软件界处于缺位状态,随着洪涛软件、经纬软件等公司的淡出,人们对于中原软件的印象,只剩下“五笔字型似乎是在河南发展起来的”这一件事情了。尽管,面向个人用户的软件豫军并未消失,甚至在杀毒软件、视频工具软件、网络服务等领域身居高位,但他们大多身在京沪,不再是本地软件的主力军。

事实上,在面向大众的消费类软件领域,互联网带给了中原软件人新的机会,身在河南的本土软件人,已经在探索新的模式,而其中“驱动精灵”和“网络神采”堪称小荷已露尖尖角——鲜有人知的是,在全国电脑发烧友中闻名遐迩的“驱动之家”是河南人的杰作,而雅虎口碑网的发起人也是河南人。

驱动精灵采取的模式是,通过大量发行免费软件,作为网站的配套服务,让软件用户和网站用户互相转化,从而使得将来有机会向炙手可热的“SaaS”(软件服务)市场转型;而在河南刚刚诞生不到两年的网络神采,瞄准互联网站建设的盲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采集服务,采用的是传统的软件加服务模式,软件收费的同时,提供后续增值服务收费。

2008:软件豫军“回归”元年?

最近,一组以“河南软件”为关键词、名为“创业路上”的系列博客,在软件从业者较为集中的各大网站激起了不小的反响。在新浪、搜狐、CSDN软件开发社区、techweb IT 业界社区等网站上,许多网友纷纷加以评论。

经笔者调查,这些博客文章出自已在中原软件界消失多年的洪涛软件创始人杜红超之手。杜在博文中介绍,其已在悉数转让北京网络公司的股份后返回河南重新创业,再次树起了郑州洪涛科技有限公司的旗帜。

说来这仅仅是一个已消失了若干年的中原软件品牌的复出而已,招来的业界反响却令人注目。对此表示关注并寄予祝贺的业界人士清单,几乎囊括了中国软件乃至网络领域的老中青几代——既有四通打字机发明人王缉志、2.13汉字系统创始人吴晓军等前辈,也有在软件业界风头劲爆的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金山公司副董事长、前总裁雷军,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和奇虎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甚至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和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也名列其中。

对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软件行业资深人士认为,这次河南软件企业的“复出”如此热闹,并不仅是因为杜红超本人近十年来积累的业界人脉所致,也和其所力推的“工具软件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线上产品与线下服务相结合”以及“立足三线城市区域市场”的商业模式无太大关联,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业界看重河南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一个拥有近亿人口、GDP连年稳步前进达到全国第五位的省份,对于软件行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也许身在河南的软件业者,早已对身边的市场见惯不惊,但在外界看来,这个庞大的市场具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对于河南软件来说,洪涛软件的回归、复出也已经并非一个特例。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前几年去了外地的河南籍软件人士目前也都在筹备着重回河南,开拓他们所熟知的“家乡市场”。其中也包括本文此前提到的另外一家软件公司——经纬软件的创始人彭杰。

后信息化时代:正渐入佳境

如果说,1998年信息产业部的成立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08年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成立则代表着信息化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即“后信息化时代”。毫无疑问,后信息化时代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入融合,作为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灵魂,软件业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有媒体报道,本月12日,原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在中国软件产业投资论坛上透露,改革后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单独设立一个“管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司级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软件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相对独立能够加速产业的发展,这位官员说,“这个新的部门成立以后,对我们软件产业的发展应该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在这些准备重新开拓河南市场的软件业者看来,对于河南这样的大省来说,软件产业当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在于河南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催生了大量的新企业;另一方面,现有企业正在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此外,消费者的网上消费观念逐渐成熟,本地企业也逐渐接受了网络营销乃至电子商务的观念。这些意味着,面向消费者和企业的基于互联网的软件和服务市场,正在渐入佳境。

2008年的中原软件在种种迹象中似乎表明,它已在孕育着一场新的征程。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