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权已成为网络视频业必争之地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6-26 12:4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8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及网民视频消费行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使用网络视频的网民高达1.6亿人,相当于每1.3个网民中就有一个网络视频用户,我国网络视频行业先后吸引了近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刘哲认为,由于宽带网络的普及、CDN与P2P等技术的革新以及相对宽松的版权环境等因素,我国网络视频行业先后经历了探索发展期和快速普及期,整个网络视频行业竞争激烈但前景良好,从2007年开始进入产业盘整、洗牌期后,正朝着多样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行业进入加速洗牌期

据了解,网络视频行业主要分为视频分享、门户视频、网络电视和网络视频下载4大类,内容则分别来自专业内容制作机构,例如电视媒体、影视制作、音乐制作和体育组织等,以及网民原创、转载和二次加工。

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对网络视频的娱乐性消费倾向较重,电影和电视剧是最受关注的内容,以高达86.3%的比例远超过其他内容,而年龄最大、收入最高的消费人群主要关注财经类视频节目。从消费方式上看,通过浏览器观看视频分享、门户视频或宽频影视等的网民最多,达到64.2%,其他方式主要为下载后观看、网络电视和边下载边看。

从网民关注的内容来看,电视剧、电影、体育、财经成为关注的热点,促使网络视频内容走向多元化,视频服务商在内容上的拓展,包括与影视媒体的合作将成为行业趋势。

刘哲表示,今后网络视频的发展还将出现应用和平台多元化趋势,竞争将不仅局限于现有同类的视频网站之间,而且还将出现不同类视频网站间的交叉竞争。总体上来看,网络视频行业将朝着竞争趋同化和业务模式融合化的方向前进。2008年以来,作为行业最主流的两类模式,视频分享和P2P网络电视在网民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崭新的提升。如何将规模化的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是决定网络视频服务提供商能否赢在2008年的关键所在,目前,网络视频行业进入加速洗牌期,预计各个分领域未来仅能剩下少数几家有影响力的企业。

版权问题成为重要议题

目前,行业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2007年年底,政府相关部门颁布实施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因此,改进技术、争夺内容和弘扬主旋律是今后网络视频服务提供商发展自身业务的基本要素,随着版权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现,争夺正版内容将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性议题。

刘哲认为,2008年迅雷与美国电影协会的版权官司向所有的互联网视频服务商敲响了警钟,原本是一场渠道与版权方利益相关的合作变成了官司。在2008年所有的网络视频服务商,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网络视频服务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版权问题。网络电视不得不更加广泛与电视台等直播节目签约,视频分享和网络下载服务提供商加强与内容所有者之间的合作,一时间版权问题成为除网络视频牌照之外需要视频服务提供商解决的又一个重要议题。

与版权方的合作无非两种商业模式,一是分享广告收益分成,二是向用户收费。但刘哲认为第二种模式目前在国内不太可能成型,只能体现双方合作的象征意义,盈利尚不具备条件。

刘哲认为,中国的影视版权问题不仅是在网络中,更为普遍的是路边5元的碟摊店。网络影视服务提供的是与碟摊店内容类似的基本同质化内容。在盗版碟片和互联网免费消费环境中成长的网络视频网民要一时适应付费下载本身就有非常大的障碍,不仅仅是使用习惯和价值观的转变。当前,在中国要想赢得网络视频业务付费下载必须满足几种模式:有独家的内容,且价格合理;不是独家内容,但是在所有发行渠道中均保持收费模式,而且要能保证内容足够吸引人和有比碟摊更有诱惑力的价格;网络视频服务提供商的更进一步竞争和发展促使现有的盗版碟摊在网络视频免费的冲击下倒闭或转型,仅有正版渠道可以发行内容。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