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量上,中国上网人数直追美国,截至2007年底达到2.1亿人,绝对数量已经相差不多了。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刚刚发布的《中国数字化新世代》调查报告(调查样本3700人)称:中国网民平均每天上网冲浪2.7小时,每天共计创造5.7亿小时的数字化商机!
我们一直都在想象中美网民在上网习惯和数字化消费方面的不同,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中国网民在人际沟通、游戏娱乐方面更加重视,而美国网民在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更为热衷,但中美网民的具体差别有多大,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应该如何把握中国网民的消费习惯,如何把握这5.7亿小时的商业机会?波士顿咨询的这份报告验证了我们的直觉判断(详情请看下图)。
中国城市网民和美国网民上网习惯不同
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是中国网民的最爱,将近90%的中国城市网民上网聊天,而且还会用来完成一些交易或进行商务活动,其中1/3的人每天使用即时通信软件达3小时以上。而在美国,电子邮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上网聊天的网民比例只有大约40%。
中国网民通过网络欣赏音乐、观看实时电影、玩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以及通过P2P文件传输和共享的比例都远远高于美国网民,中国互联网通信的60%是P2P文件传输或共享的流量。而且,对网上娱乐的迷恋也延伸到了手机上,超过半数的中国手机用户用手机听音乐、拍照片,1/3的人发送彩信,18%的人用手机播放电影或视频片段。这些活动的参与比例也都远高于美国手机用户。
在阅读新闻和搜索方面,中美网民使用的情况差别不太大,都有很高的参与度,所以谷歌和百度都有很好的用户基础。
但是,在参与电子商务方面,中国网民明显落后于美国网民。中国消费者普遍担心的阻碍因素主要是:担心产品质量、担心上当受骗、担心支付安全、害怕退换货不便或担心缺乏售后服务。只有28%的中国网民在网上购物,且其中大部分是在淘宝网上进行的。除了图书、音乐等标准化的商品,大部分网民只是把互联网作为研究比较商品的平台,随后进行线下购买。
但毕竟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据波士顿的这份报告估算,2007年中国数字化市场(除语音技术和传统的无线电视)的规模已接近5800亿元,其中2/3来自数字化设备的销售。而随着同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数字化新世代”人群逐步扩大,他们面临的是更加数字化的未来,到2015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而其中设备销售收入将降至50%以下,内容和服务收入将占大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