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冠军寻父:“人肉搜索”行善的另一面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8-14 14:14:00转载

“人肉搜索”,可以尽可能多地利用网民的力量,用之不好,侵犯个人隐私、被企业利用来打击对手都在意料之中;用之好,最近帮助新科奥运冠军郭文珺寻父,以及当年刚有网络的时候,利用其传播方式为清华铊中毒的女生求医,都是这种力量好的一面。

有人说,这次网络发起万人为郭文珺寻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夺取了奥运金牌的缘故。这话自然是没错的,毕竟这是个事实。另外一个事实是,获得奥运金牌或者说奖牌,必然就会站在聚光灯下,产生这种结果,固然是因为金牌做引子,但也是大众心理与传播规律使然。

不过,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想奥运冠军也不会超越于这个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而这种网聚网民力量的时候,往往是泥沙俱下。一样米养百样人,在匿名发布消息时,难说不会把一些当事人不想暴露的隐私发掘出来。

这也是我一直对所谓“人肉搜索”不甚看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种力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因为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几乎没有其他方式能够对这种力量进行制约。为善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担心,为恶的时候,这种力量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呢?那种千夫所指的景象,怕是所有人的噩梦吧。

当然,我不是不赞成这次给郭文珺利用这种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其心愿,而是衷心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有一个父女团圆的结果。只是因为在这种举国欢呼的时刻,或许这种“人肉搜索”出来的某些信息还没有被别人注意,或者说这时候大家因为金牌的光芒而不甚在意,但当过去一段时间后,原来无害的东西可能就变成了一种伤害。

面对这样一种很难制约的力量时,惟一可靠的就是我们心中对于道德、个人隐私的判读。什么是可以透露的,而什么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底线,是应该随时在心中做一番衡量的。

石兆(北京 记者)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