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宝奇兵”迎接后网络营销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8-20 15:41:00转载-投稿

在网络营销时代,媒体的更新是迅速而又频繁的,从最初的全投入广告,到之后的轮播,再到锁定ip;从传统的cpt结算方式到cpm、cpc甚至是cpa;从狂轰滥炸到有的放矢再到精准营销;从无流量监测到自我监测最后到提供详细的投放报告……网络广告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席卷整个互联网,每一次变化都为广告主提升了广告的有效投放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加强了效果监测。网络广业告快速崛起,迅速从电视广告、纸媒广告处分走了一杯羹。

但是,正是这种频繁而又迅速的变化养刁了广告主们的胃口,对于现状他们越来越不满意--他们不仅希望足够多的人看到他们的广告,他们还希望投放得更精准,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投率,提高广告价值;他们不仅希望人们看到他的广告,他们更希望人们能够记住他广告中标榜的特性,从而产生购买的冲动;他们不仅希望得到有效的投放数据,他们更希望知道是什么性别、多大消费能力、哪些年龄层次、什么地域的人对他们的产品感兴趣,从而帮助调整新的产品及广告投放方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样严苛的要求很难被满足,所以广告主们只好拿更多的钱砸下去,购买含有很多未知变量的效果和仅有基本数据的投放报告。

但是,现在有这样一家公司,另辟蹊径的用一款很小的网络游戏--或者可以说是MSN机器人实现了这样的营销目的,宣告了以完全的精准、绝佳的效果、绝对详细的投放报告为目标的后网络营销时代的到来。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产品:它是叫做“夺宝奇兵”的MSN机器人(007@inqtime.com),像开心词典一样,它会在单位时间内不断推送题目给用户,让用户选择正确答案,答对了加分,答错了扣分,时间结束时计算总分,每日分数最高的若干名用户就将免费得到由赞助商提供的奖品。

它有很清晰的逻辑关系:有20%的题目来源于赞助商提供的题库,除了网站上的广告之外,广告主可以利用这20%的题目不断的灌输他的理念给用户--必须记住,只有记住了才可能获奖。

它有很明了的操作模式:由于所有参与的用户皆可能获奖,那么参与之前必须填写其个人的真实资料,以便身份核实及奖品发送。

然而把这些简单、清晰、明了的东西结合起来,演变出的却是全新的网络营销模式--广告主得到的是对奖品有兴趣的用户、深刻的产品认知和完备的、具有分析价值的用户资料;用户得到的是答题的有趣经历、或多或少的新奇知识和最重要的那些具有吸引力的奖品。

达到了如此完美的“双赢”的目的,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必胜客最新推出了一款新的匹萨或是宝洁公司打算宣传今夏的主打产品,它们完全可以“赞助”夺宝奇兵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推出多个关于新产品馅料、口味或是洗发水去屑能力的题目,暗示甚至强迫所有参与的用户记住他的产品特质,当然它们也可以在每一份奖品里放入自己的优惠券,甚至把产品当作奖品免费送出以诱导消费。

我们也可以想象,如果卓越亚马逊或是芒果旅游最近销路不好,它们也完全可以“赞助”夺宝奇兵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推出多个关于购书或是订房优惠的题目,暗示甚至强迫所有参与的用户记住他的名字、他的规则,同时还可以声称在本次活动中加入会员即可直接升级为高级会员卡,享受怎样怎样的优惠,诱导用户加入,当然,它们同样也可以提供一部分代金券作为奖品。

这样的例子很多,从欧莱雅到DHC,从麒麟红茶到可口可乐,从携程到如家……烟酒糖茶药、吃穿住用行,从网上到网下,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似乎只要是全国性的大众消费品,夺宝奇兵就能够插得上手、使得上力。

有的时候,就是这么不经意间,一个新的营销模式已经占领了公众的空间,虽然我们不知道夺宝奇兵的寿命到底有多长,虽然我们不知道在它之后,受它的启发会不会有更新的营销形式迅速发展并超越它,虽然我们不知道它会不会是这场网络营销革命中牺牲的那一个先烈,但我们至少知道,它也许正是网络营销新时代的第一缕春风,预示着一个新的诗篇的展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