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城市: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8-09-18 13:10:00原创 返回原文

无线城市,能走多远

“最后,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般是童话故事的结尾,人们也喜欢看到这样的结尾,但世界上的事,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爱得轰轰烈烈,最后只不过飞蛾扑火。

无线城市,也不用过多的解释了,简单说就是利用Wi-Fi、WiMAX等技术作为接入手段,在整个城市的范围内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服务,提供随时随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无线网络,随时随地可用便携电脑和手机,PDA上网,浏览新闻,收发邮件,手机视频聊天和无线支付等。

无线城市,能走多远

世界上第一个无线城市的建设,始于费城。2004年7月,美围费城首次提出了基于Wi-Fi802.1lb标准的Mesh网络计划,也叫“无线费城计划”。2005年初,费城开始在全市部署无线覆盖。费城的目标是在约350平方公里的市区范围内,提供Wi-Fi宽带上网服务。然而发展速度过慢以及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造成了费城计划的一度搁浅。后来经过两次反复,费城无线覆盖也只完成了80%,用户数量停滞不前。

此后,世界其他地方的无线城市计划陆续出台,芝加哥、休斯敦、巴黎、伦敦、新加坡等地都开始了规模不一的无线城市建设,但除了新加坡运营良好外,其他地方都面临着运营与建设困境,有的难以为继,有的长期搁置,有的则陷入与当地运营商的诉讼当中。

在新加坡,无线宽带被定位于“第五公共事业”,由政府给予财政支持。这似乎使无线城市变得非常美好。然而长期免费是不可能的,现阶段的网络运营仍然没有看到明确的商业应用模式,因此其未来的命运仍是个问号。

借着08年奥运的东风,北京的无线城市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北京无线城市一期开通范围包括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武椿树、亦庄地区等,覆盖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奥运以前北京市民都可以免费在以上区域内无线接入互联网。北京因此也成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无线城市。

除了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扬州被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庄梓称为“代表性的无线城市”,这10个城市从地域来看是环渤海:北京、天津、青岛;长三角:上海、杭州、扬州;珠三角:广州、深圳。这些城市基本上是属于东南沿海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10亿元打造无线广州?16亿元建设无线北京?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初始阶段。“无线城市建设绝不是两三年就可以建设完成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本投入相当高。”

中电华通则作为ISP一举拿下“北京无线城市”网络建设,震动了整个业界。张永启表示,中电华通是中国国内专注无线宽带接入的第二类基础电信运营商,在2002年到2003年期间,中电华通在原信息产业部的频率使用权全国招标过程中,相继拿下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9个重要城市的3.5GHz频率使用权,并于2006年获得了信息产业部颁发的无线接入运营许可。

今年6月25日,中电华通宣布,“北京无线城市”一期网络试运行开通,北京由此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无线网络覆盖城市;第二期将于2009年年底完成五环以内的城区共625平方公里的覆盖,普及无线宽带高速上网;到2010年年底,第三期将实现北京市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

中电华通首席科学家谢麟振表示,目前北京地区还只能进行一期的室外覆盖,室内覆盖还没有进行。而业内都清楚,完善的室内覆盖才是无线城市的整体价值所在。

要想实现一个城市的基本的室内覆盖,其成本投入就是基础室外覆盖的10倍不止,而后期对室内和室外覆盖的全面优化依然是一个不见底的黑洞。作为没有基础城域网支持的ISP,其实现全覆盖的成本投入是相当高的。Mesh虽然能够解决建网问题,但在带宽和稳定性方面有一定欠缺。此外,ISP最终还是需要接入基础运营商的网络,这笔租借费用也给成本带来一定的压力。

多年来一直参与国内无线宽带以及无线城市建设的H3C无线产品部总监王宇晨认为,无线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巨额、长期、持续的投入,而对运营能力的考验更加关键。一个公认的观点是,无线城市在最初的市场规划阶段由政府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是必要的,随着无线城市的规模化发展,政府不可能一直持续买单,尽快实现商业化运营十分必要,运营商则具备这个实现商业赢利的运营能力。

某在技术选择上,使用WiMAX+MeshWi-Fi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投资实现全城的网络覆盖,但真正的难题在于,在中心城区,用户密集度很高的情况下,这种覆盖带来的使用体验并不理想,稳定性欠佳,而在室内,有可能根本就收不到无线信号。

商业模式的困扰

商业模式的困扰

免费,简直是天方夜谈,根本不可能,但这恰恰是民众最希望的事情,没有人整天会抱个电脑,在马路上游荡办公,再加上如果带宽不够,体验不好,费用又贵,更是让人没有使用的欲望。

电信业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表示,免费这个模式在我国复制非常难。如果没有政府补贴,运营商要进行网络建设成本很高。

无线城市的建设,最大的用户应该是政府,主要是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公交调度监控等城市业务。但政府会为此一直买单吗,谁也不知道。

人们借着奥运,沾了免费的光,奥运期间,在北京无线上网是免费的,奥运后包月费为80元。

奥运期间,在京无线上网免费,奥运后包月费为80元。

现在有政府的补贴和支持,无线城市建设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政府撒手不管了,还能继续活下去吗?

无线城市的发展不顺利归结于无线城市商业模式的缺失。所以,商业模式是最大的困难,现有商业模式难以被认可,使得用户市场发展缓慢,造成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很高。恶性循环是无法长久的,最后只能是运营企业的撤离。

现有的无线城市商业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租金模式:这种模式跟固定宽带接入方式一样,直接收费费用,按时间收费,例如推出包月套餐,包季度和包年。而无线宽带的使用往往并不是必须的,这就造成了吸引力不足,客户发展缓慢。

广告模式:ISP自己建设、运营网络为主,为普通市民提供免费的、带宽较低的服务,通过广告支持免费服务。此外,ISP也向政府部门及企业和团体批发带宽较高、服务质量较高、无广告的接入服务。

开放共享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共和私人拥有的分散的Wi-Fi网络通过共享方式开放给他人,通常是免费为加盟者开放。参与者只要愿意共享自己的接入点,就可以获得接入其它加盟者接入点的权利,通过分散的方式实现无线城市。也就是国内一些学者推崇的“全民建网,踢走运营商,完全免费”的概念。

政府买单模式:在该模式下存在着两张情况,第一种是完全由政府买单,网络建设就像修桥铺路一样成为城市的基础公共设施,甚至由政府完全负责运营而不要运营商。另一种是政府为其公共安全管理的需要自身建立网络,然后再扩展范围,面向公众服务。政府作为其中的最大用户,保正运营商基本的收入,然后将网络资源免费或者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给广大用户。

“无线城市”建设案例

“无线城市”建设案例

美国费城:全球最先提出“无线城市”概念的城市。运营商自建自营,由于资金压力,入不敷出,早在2007年就宣布放弃费城的无线网络。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今年6月,政府取消了在其主要城市中心部署免费无线网络服务的计划,理由是财力不足。

台北:堪称无线城市的典范。但其运营商安源资讯正经受着巨额亏损的煎熬,每月亏损1000万新台币,目前勉强维持运营。

北京:政府主导,企业建设,“无线城市”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用户在奥运期间可以免费使用,奥运后将收费,具体政策待定。

上海: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亦明确提出,要在2010年“世博会”前建成覆盖全市的无线网络。徐汇区无线宽带网络一期工程于近日正式启用,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内首个实现“无线网络广覆盖”的区域。

广州:该市政府已正式表示,为服务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斥资10亿元、分三期建成覆盖整个广州的无线网络。 

浙江: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光·无线城市计划”也将随之展开。据悉,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将投入10个多亿,在全省启动“光·无线城市新生活工程”,在年内将与50家大型房产开发商合作,建成500个光纤接入小区,并为5000个用户提供高清电视的体验。

江苏:目前,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已建成无线宽带接入点8000余个,未来三年有望实现热点地区全覆盖。这意味着江苏公司加速布局的以南京等城市为核心的无线宽带城市群正向人们走来。依照网络规划,江苏公司决定首先以南京、苏州、无锡为重点打造无线宽带城市群,然后与其他城市的热点覆盖形成一体,并实现互联和漫游,三年内做到热点地区全覆盖。

无线城市,借着奥运,世博会,北京,上海把这张城市名片换出去了,但接下来的仍是问题种种,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以后有更远的路要走,不知这个美丽的故事能否续写圆满结局的传奇,只能让我们拭目以待!(小雪)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