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9月17日,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正式对外宣布,双方合并建议已获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这意味着,中国电信业重组正式迈向“新三国时代”。
在两家企业股东“一致同意”的同时,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著名电信专家阚凯力先生表示“我没看出这样的重组有什么意义”,在接受竞报记者专访时,阚先生意味深长地说:“一切靠实践来检验吧。”
重组方案是谁提的?
重组不可避免,重组方案成了问题的焦点,对此,专家们各有各的方案,3年多来,各方争议不休,尚未取得共识。
有趣的是,目前推出的重组方案,居然找不到首倡者。阚凯力表示:“谁出的主意,我不知道,我也想不明白这个方案的目的。”他拒绝对现重组方案发表评论。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剑秋表示,目前的重组方案,目的可能是为了形成三家实力相当的运营商,有利于公平竞争。此前,曾教授提出过“3+2”的重组方案,引起网民热议。
新方案有6大弊端
许多专家对新方案持不同意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新方案有6个比较大的弊端。
第一,这个方案只是从均衡目前电信市场格局出发,没有站在国家信息化发展及国家安全角度来考虑。中国在现有的体制下,必须保证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能在任何情况下起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通信网络。第二,该方案人事变动太大。第三,从长远发展看,不利于网络和业务分离发展。第四,不利于建立国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五,多头的企业文化融合比企业形式上的融合要困难得多,现在的网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第六,合并后剩下三家,通信市场上的竞争依然是国有资本之间的竞争,没有达到市场进一步开放和竞争的目的,形成了只有红花没有绿叶的局面。
舒华英认为,新的电信重组方案沿袭了中国电信南北拆分时的不合理之处。
联通网通,联姻不易
联通与网通表示,将在今年内完成重组,但曾剑秋教授认为,这个联姻将异常艰难,因为两家企业的文化殊异,他认为,重组的阵痛可能延续3年至5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