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效能计算机标准正式确立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8-10-09 11:02:00转载-投稿

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制造,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产品标准,无法建立“准入制度”,各品牌厂商就会“各自为政”,造成品牌之间产品不能兼容,客户升级单一性强,升级费用巨大,不利于公平竞争,也容易导致国外厂商进行“价格战”,对市场造成“事实垄断”。

标准的制订

当前正面临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国外服务器企业正在抓紧制定和推出其自身的高性能计算机标准,从而打造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基础架构、存储、交换、应用等全方位产业生态链,其中比较典型的产品就是刀片式服务器。

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各大厂商都在推广自己的标准,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建立和健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标准体系的大好时机。加快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标准化工作对中国未来服务器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关系着民族产业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关键战略应用领域的国防安全。

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工作委员会(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以下简称高标委)自2007年3月成立以来,目前会员单位已经发展到了三十多家,涉及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交换存储、基础架构等领域。高标委至今已成立了刀片服务器标准工作组和服务器节能标准工作组,并和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联合成立了服务器节能评测实验室。当前由高标委起草的《机群操作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要求》和《刀片服务器管理模块技术要求》两项电子行业标准即将进入公示期,如在公示期内无重要反对意见,上述标准有望在年内正式颁布,成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首个行业推荐标准。在上述两项标准的基础上,2008年高标委又组织申报了《刀片式服务器计算模块电气技术要求》、《刀片式服务器计算模块固件技术要求》、《刀片式服务器计算模块机械技术要求》、《高性能计算机高级内存缓冲芯片(AMB)节能标准》、《服务器节能技术要求》等5项新的标准提案。当前,高标委将以刀片服务器、节能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应用为重点,稳步推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标准化工作,并将在今年筹备成立高性能计算机产业联盟,希望从技术、标准、市场三个层面打造中国服务器产业的大生态。

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国在高效能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运算速度超过百万亿次的曙光5000A已经走下了生产线,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能力研制生产出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曙光5000A整合了大量高效能技术,包括新型“超并行”体系结构(Hyper Parallel Processing,简称HPP)、基于四路高密度刀片服务器架构超并行节点、基于16端口4x5Gbps交换芯片超并行互连网络、高性能直接地址访问式core-to-core通信软件、高性能全局(组)同步机制、高性能TCP/IP、高性能可移植并行语言编译器、自动并行化编译工具ParaORC、高效能虚拟化软件、面向千万亿次计算机的高性能并行文件系统、检查点存储系统和PB级网络存储系统、大规模层次化高效能计算机自主管理软件、多层次系统级鲁棒性技术、面向数万个处理器的新型基础并行算法、自适应功耗管理、应用加速器等诸多技术。

可以说,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和全球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技术最领先的国家也就三到五年的差距,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真正的成功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个真正的成功更多的是指市场的成功,是技术转化为市场价值的成功。主要是如下原因:

1)、中国的民族服务器产业在全球乃至中国市场尚占非常少的比例,大约为世界总量的1%,中国服务器市场的30%(Source:IDC,2007),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市场大部分被国外跨国巨头企业主导,在很多领域甚至是被垄断,如金融、电信等诸多领域;

2)、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良性生态环境尚未形成,其涉及芯片、操作系统、编译器、并行计算环境、上层应用软件、算法、存储系统、交换系统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均衡发展,也涉及到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界、学术界等诸多环节的均衡发展、协调配合;

3)、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国内很多民族服务器企业还停留在OEM、ODM研发、贴牌销售阶段。

结束语

高效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当前虽然学术界、工业界基于可重构计算、混合异构结构、高效能编程模型及编程语言、体系结构创新等相关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效能,减少了中心机房面积、电能消耗、系统管理的一系列压力,更好的满足了应用需求,但我们必须看到,上述技术的突破与实现和高效能计算的总目标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未来几年高效能计算机技术仍将高速发展,发展过程中将孕育着新的机会和新的曙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需紧随技术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需加大技术标准化的投入力度,这两个方面我们都不能放松,都必须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发展并壮大我国的民族服务器产业,才能获取中国乃至全球的服务器市场话语权。“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我们紧随高效能计算领域技术及标准发展的步伐!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