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设施共享:政策难逾定价技术关

互联网 | 编辑: 张惠俊 2008-10-16 00:30:00转载

“选网络就像选老婆”,优质的网络覆盖一直是运营商的最大卖点。但随着近日工信部和国资委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通知的出台,三大基础运营商已有的基站、铁塔、杆路以及传输线路必须共享,未来的电信基础设施则必须“共建共享”。如果这项政策得以充分执行,那么电信业目前以网络资源为主的竞争将转为以服务质量为主的竞争。

不过,这项得到工信部和国资委全力支持、消费者看似受益的政策,在操作层面却有着众多难以逾越的障碍。

共享基础设施意义重大

今年8月底,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一份审计报告称,从2002年到2006年间,中移动、电信等5家电信运营商累计投入11235亿元用于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但资源却闲置浪费,部分投资项目效益过低,由于缺乏统筹规划,重复投资问题突出,网络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通信光缆利用率仅为1/3左右。

这份审计报告在引起轰动的同时,也让身为电信运营商出资人、肩负“国资保值增值”的国资委感到头痛。

经过一个多月的酝酿,9月28日,工信部和国资委正式发出《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要求三大基础运营商已有的基站、铁塔、杆路以及传输线路必须共享,未来的电信基础设施则必须“共建共享”。

有专家分析称,由于之前运营商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因此,此次“共建共享”强制实行后,过去很多重复建设的基站可以陆续关闭。如果三大运营商联合关闭1万个基站,将减少支出超过200亿元。

而随着3G时代即将到来,三大运营商新一轮的建网投资即将开始。据悉,中国电信未来3年将投入800亿元用于扩充CDMA网络;联通在与网通合并后,新公司未来两年将向以3G为主的移动业务投资1000亿元;而中国移动仅2008年的网络开支就达约1100亿元。

国资委人士透露,本轮电信重组中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优化电信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这最终促成了《通知》的出台。

资源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国资委人士承认,本《通知》的另一个目的,则是针对中国移动的一项非对称管制手段。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直以来,运营商把通信管道、基站、站址作为自己的竞争性占有性资源,对开放自己的这种优势资源缺乏主观的积极性。工信部通信发展司陈立东就曾公开表示这是共建共享困难的根本原因。

目前中国移动拥有基站35万个,新联通有15万个基站,新电信仅有8.5万个基站,三家运营商覆盖能力十分悬殊。一旦《通知》得以实施,中国移动所宣称的“网络优势”将不复存在。

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认为,国外运营商早已开始电信基础设施的共享共用,法国电信有60%的网络是对外租赁的,而韩国运营商基站的共享率也超过30%。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中国可以更好地推动电信业的有效竞争。”同时,在三家运营商网络覆盖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运营商将被迫把优势资源集中在业务开发、服务等方面。通信业依托资源竞争的模式将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竞争。

现有基站改造难度大

《通知》强调,“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开放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改造的难度非常大。因为目前在使用的铁塔、杆路,原来的设计是没有考虑多家运营商的情况,从空间上来看,“就如同原来‘一个人’住,不可能建‘三房二厅’来住”。

某运营商人士表示,以前租用机房、建设杆路、铁塔时,大都是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的,比如机房面积、电源容量、铁塔承重等等关键指标,都很难加入新的设备,“举个例子,一座铁塔通常只设计两个平台,但如果要同时承载三家运营商的2G/3G网络,就需要加装7个不同系统的最少21面天线,还要考虑干扰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其施工难度和成本并不见得比单独建站低”。

无线信号之间相互干扰也是一大难题。四川通信设计院高级咨询师程德杰分析称,未来三家电信运营商分别采用不同的3G制式,国家也为这三种3G制式分别分配了不同的频率资源,“在不同的3G制式所采用的基站功率,无线载波频率,以及各运营商现有无线网络的分布等情况下,要兼顾无线覆盖和网络优化,从技术角度讲,各运营商间的基站共站的可能性并不大”。

共享共用定价难

此外,共建共享的费用问题也相当关键,按照《通知》的规定,“租用价格应以成本为基础,附加一定的收益”。但有运营商人士指出,在实际过程中,旧设施的成本可能已经折旧到零,其成本是按建设成本还是折旧成本计算,很难确定。“如果共建共享定价操作不当,反而可能成为主导运营商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这在电信市场开放之初就有前车之鉴。”有运营商人士透露,在联通成立之初,为了迅速建立自身的骨干网络,不得不租用其它运营商的光缆传输网络,每年价格高达2万元/公里,而且在一些地方,由于激烈的竞争,其网络维护更无法保障,“反正租用3、4年的钱就可以新建一条管道,联通最后索性咬牙自建管道”。

新建基站协作更难

事实上,更为复杂的是新建基础设施。一位运营商人士表示,此前他曾在地方运营商联建通信管道项目中任职,从开始的讨论、立项、施工到结算和后期维护,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协调工作“难于上青天”,其难度和花费时间远大于独立建设。国泰君安分析师陈亮表示,从全球经验看,基站共享实施成功鲜有先例,欧洲等国也出现过基站共用,但并没有大规模实现。

In-start咨询机构”总监李敏认为,如果是由第三方组织建设机房等设备,然后再租给不同的运营商,倒是可行,“但是让激烈竞争的三家运营商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商谈共享基站设施恐怕就比较困难,何况那些恶性竞争破坏对方设施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因此李敏认为,由于运营商共享基础设施出现了太多的技术障碍和商业障碍,“恐怕也就仅仅是喊口号而已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